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共产党执政——理论·实践·规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0:54 人民网

  《共产党执政——理论·实践·规律》

  红旗出版社2004年出版

  总结20世纪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本书力图通过对20世纪共产党执政实践的分析,总结共产党执政

的经验教训,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性。主要内容:

  自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以来,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就没有停止过,但不论怎么界定,它都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否定。如果说,资本主义意味着是“资本”的少数人的利益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则意味着“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社会的普遍不平等和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两大弊端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总结国际共产主义的实践经验,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为最下层劳动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制定一个科学的理论。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只是同情无产阶级,看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幻想通过有产阶级的同情实现一个大同社会。而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为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共产党人都在为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从那时起,社会主义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它只是诸多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流派,在社会实践中,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运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开始了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奋斗的历史。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高的社会形态和人类文明,是一次伟大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并且随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不同,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不同,认识不同,社会主义就带有不同的实践特点。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而漫长的探索过程。苏联所走的道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其他国家的道路,都为实现这种理想作出了贡献,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19世纪40年代正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阶段,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适应了这种需要,及时地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也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得出了资产阶级旧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新社会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并且阐述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这个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使命。这为无产阶级在国际上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斗争的理论武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世纪和时代具体特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创立了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列宁指出,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必须按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它需要有统一的党章,要有统一的党的纪律,需要有党代表大会所体现的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党中央委员会所体现的统一的领导机关,党要保持自己队伍的统一,就应当在实践中实行统一的无产阶级纪律,全体党员无论是领袖还是普通党员,都应当遵守统一的党的纪律。这些论述,奠定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基础,也适应了当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从而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先进阶级和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3名党员,力量弱小。但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到1926年已经成为拥有6万党员的全国性大党。1927年8月1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全党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此,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中国人民选择了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到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高增长、低通涨的良好态势,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额也在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代表着它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它自身的矛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它的灭亡和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应该承认,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社会福利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出现这种想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工业和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它使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从生产关系方面看,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资产阶级政府同资本家一起担负起干预调节市场机制的形式。这就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活力。在政治上,自资产阶级代替封建贵族取得政治权力之后,它在不断地调节社会矛盾,主权在民、代议制、多党制、分权制衡这些原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元分权结构的政治基础,更广泛地开拓了公民参政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比以往更大的容量和处理各种事态的多种能力。在文化上的包容、舆论开放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全面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改变生产的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个基本矛盾。新的运行机制,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之上运行的,国家干预调节的范围、程度、效应都存在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这一不可逾越的制度界限,当国家干预调节措施同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国家还是考虑资本家的利益。因此,不论资本主义经济有多么大的发展,从根本上还是代表资本家的利益。对广大工人和劳动群众来说,并没有摆脱为资本家剥削的地位。

  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同时,也抑制了它的成员在这一体制下任何变革的企图,使劳动人民不得不在这一体制范围内作出选择。典型的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貌似公平,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利益的整合器。政党选举周期性地调整着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卓有成效地保证资产阶级牢牢控制者国家权力,从而始终代表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在美国,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的存在和对选举的垄断,不仅把工人阶级和一般群众的大多数人纳入自己的范围,而且使工人只能在两大党的候选人中作出没有区别的选择,工人阶级政党根本无法立足。列宁早在1912年11月写的《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和意义》一文中就指出,英美的两大党“是阻止工人政党即真正社会主义政党产生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两党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

  资产阶级的文化在丰富发展的同时,也把劳动人民带入一个两难的困境: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没有更多的选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借助发达的传输工具和媒体,成功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它似乎使人们相信,这就是成功的文化。而实际上,资本主义的文化产品大量地模仿复制的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在反对封建主义的贵族文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庸俗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之上的观念,它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但它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文化,以一种使人摆脱不掉的方式进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使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它。

  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简单地否定,而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已经摆脱了剥削和压迫,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和其他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同时又继承了它社会发展全面成果的社会发展模式,可以说它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是资本主义不能也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当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过程中,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还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上的高度集权,它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却会成为弊端和障碍,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认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层次上的思考。一方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果只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不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就不能解释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一些曲折和反复。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给它附加了一些错误的东西。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挫折作为社会主义命运终结的例证。更不能由此丧失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甚至回过头来再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寻找出路。历史要求我们要坚定地沿着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走下去,当然,这也需要改革,使社会主义更加完善。

  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必然要发展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总是要追求一种更公平,更合理,更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广大劳动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曲折,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不可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发展眼光,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