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晋风情:又见太原“赶头脑” 处处可闻叫卖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3: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太原一月四日电 题:又见太原“赶头脑”

  中新社记者 张恩

  数九严冬,太原街头食用“头脑”的食客愈来愈多。记者注意到,太原“头脑”年年有,今年更是处处可闻叫卖声。

  漫漫冬日,“赶头脑”为太原人乐于操持的一门“功课”。头脑小吃,原本一种滋补食品,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若经常食用者,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功效。

  记者了解到,这种风味早点,在太原流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此间一些清真饭店争相推出头脑应市。老人们以为,头脑若清晨食用效果更好。于是,许多太原人便有天不亮赶着吃头脑的习惯,故曰:“赶头脑”。

  今日清晨,记者与友人在街头一清真饭店品尝了一份“头脑”。食用之后,只觉温流在胸中涌动,头上热气腾腾,通身上下顿感舒坦无比。

  热情的老板告诉记者,看似寻常的一份小吃,其中蕴藏有许多科学道理。“头脑”中的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食物配合在一起,组成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可口的药饵。人们清晨起来喝上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取得了滋补之效。听罢一番介绍,记者不禁为这一小吃丰富的食文化叫绝。

  一份风味小吃,一段传奇佳话。有资料称,“头脑”这种地方风味的小吃,为明清时期山西名士傅山先生创制。当年,傅山的老母年迈体弱,日间进食尚少。傅山精心拟就“八珍汤”一方,以羊肉、山药、莲藕等为原料为母亲调治。不久,老太太的病情果见好转,很快康复。于是,“八珍汤”之名不胫而走,人们称此方为“名医孝母剂”。

  为能让更多的人食用此药膳,傅山便将此方传与太原城一家饭店的厨师。在傅山的建议下,这家饭店改名为“清和元”,将八珍汤易名为“头脑”。

  傅山日后行医时,凡遇有需要滋补的病人,即介绍他们去“清和元”食用“头脑”。有些缺奶的产妇,食用“头脑”后,奶水充盈起来。当地一些身体赢弱的病人,亲身受惠,吃过“清和元”的“头脑”,身子骨也硬朗起来。往日悠悠岁月当中,喜爱这种传统小吃的人也越来越多。

  喝头脑时佐食的“帽盒”,也是太原的风味特产。帽盒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入“头脑”中,入口咸香耐嚼,风味独特,颇似西安的“羊肉泡馍”,而后者缺乏药膳功能。

  太原人对自己家园的传统名吃更是宠爱。太原老字号“清和元”饭庄在挖掘“头脑”制作工艺时,还推出“帽盒子”、“夹沙饼”、“桂花饼”等传统名吃,先后接待美国、日本、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现时的“头脑”小吃成为最受这些异邦游客欢迎的一道名吃。

  三百多年来,几经改进,“头脑”已成为山西一道传统名小吃。这一道地方名吃,让浪漫的太原人平添几多文化情结。当年,傅山老先生调制的“头脑”,如今还在为家乡后人添加着几丝冬日的暖意。(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