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女踏访贫困户”为何让人感觉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6:30 青年时讯

  近日,许多媒体都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超女”周笔畅在陕西定边县砖井镇闫塘村一户村民家体验当地村民打井吃水的困难。新闻标题是《超女周笔畅踏访西部农村》,配发的新闻图片是:在一户农民家中,周笔畅坐在简陋的坑上,亲近地与一位老婆婆促膝谈心。

  热心慈善事业,主动助困济贫,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值得赞美的好事———可看到这条新闻和这副场景,相信很多人跟笔者一样,都会产生一种怪怪的感觉:一点儿都“感动”

和“严肃”不起来,反而特别想笑,总感觉其中有太多不协调的地方,总觉得这不是鲜活的现实而是一出熟悉的戏。为什么一件大大的善事会让人产生怪怪的感觉?我想,其中交织着娱乐文化与扶贫政治、前现代与后现代、主旋律与亚文化遭遇时的价值冲突和视觉反差。

  看到“超女踏访贫困户”,我想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这样一副熟悉的场景:每到年终,就会有许多官员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到贫困农村去嘘寒问暖,表达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怀,与百姓促膝谈心,问这家人的收入情况,问那家人的生活情况———这是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政治。

  不少网友以嘲笑的口吻解构“超女踏访贫困户”这条新闻,许多周笔畅的歌迷(笔迷)表示了抗议,说“周笔畅的慈善是真心的,为何要嘲讽这份爱心”。我倒觉得笔迷不必如此挂怀,网友的解构其实不是针对周笔畅,而是对一种程式化、政治化、戏剧化的慰问场景———问题只在,周笔畅的“踏访”与人们心中反感的那种慰问模式太像了。举个例子,“反恐”本是一个褒义词,但自从广州地铁以“反恐”的理由给员工家属免票后,再有人一本正经地说“反恐”,人们就会觉得很滑稽了。

  之所以觉得“怪怪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从“超女踏访西部贫困户”中感受到一种剧烈的文化差距。显然,超女是带着后现代气质的文化现象,2005年超级女声掀起的娱乐狂潮,是后现代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炒作工业的综合产物,后现代最大的特征是“解构主流”和“去中心化”,而社会狂热追捧超女正是源于这种内在的“颠覆主流”冲动(主流是央视代表的主旋律文化)。而西部农村的贫困户呢,则是一种属于前现代的存在,衣食住行思维方式等等,他们远远地落后于现代文明。

  中央电视台代表着主旋律,他们的演员下乡慰问老百姓踏访贫困户,人们就觉得很正常,而换成主旋律之外的平民明星就不一样了。超女最热的时候,曾有人编造出一张搞笑的节目单,让李宇春唱《我的祖国》,张靓颖唱《红色娘子军》,让人感觉非常滑稽。“超女踏访贫困户”的怪是同样的视觉反差———主旋律如此“高不可攀”,是民间文化的问题,还是主旋律太远离民间?

  一条让人感觉怪怪的娱乐新闻,其中隐藏的东西太多了。

  曹林/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