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只有小城发展,才有大市“宜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6:30 青年时讯

  《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发布的“2005宜居城市排行榜”显示,北京市的排名由2004年的第3位跌至第15位。遭遇同样下跌窘境的还有天津、广州、郑州、南京等十几个城市。这些城市此前都曾公开表态要建设“宜居城市”,本次民意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它们的宜居程度都不高———1月2日《中国青年报》就此写下新闻标题:北京市350亿元的投入为何没落好?

  2004年,北京市政府投入350亿元用于改善北京的交通状况。从现在开始到2008年,政府预计还将为此投入1800亿元。然而在不少人眼中,北京至今仍是个“交通残废”的城市。———不独北京,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在这方面都是难兄难弟。虽然政府一直表态要让城市“宜居”,可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除了疯挤你别无选择”———坐公交,“除了堵车你别无他路”———开私车或打出租。仅此交通拥挤一项,“宜居”排名下滑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外,环境越来越脏乱,空气越来越污浊,社会治安越来越担忧,公共福利越来越稀薄,就业就医越来越困难,子女教育越来越昂贵,商品房价越来越疯狂———作为“宜居”之唯一全权评判人,居住者怎能没有现实不满和前景悲观的意思表示呢?

  基于此,“宜居城市”也许不是一地政府加大投入就能“创建”的:因为政府投入的越大,城市建设的越好,对外界的吸引力越强,怀抱梦想涌入的人会越多。而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注定是敌不过公民游动的速度的。所有的致富机会都在那里分发———追求更好未来的人们能不蜂拥而至吗?

  一个富人生活在一万个穷人中间,他不可能真正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幸福,因为他时刻必须面临着被抢劫甚至被杀害的风险;同理,一个富裕的大城市立身于一大片贫穷的小城镇之间,在周边兄弟城镇发展起来之前,它也不可能真正独自建设出“宜居城市”。经济要均衡发展,社会要均衡发展,教育要均衡发展,“宜居”同样要均衡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区域宜居,才可能有城市宜居;而在人口迁移更加自由的年代,甚至要说,只有国家宜居,才可能有真正的区域宜居和城市宜居。

  因此,北京等大城市在“宜居榜”上排名下滑,除了说明大城市自身的“宜居”建设尚有很大不足之外,也充分说明城市间的均衡发展还有待引起更密切的关注。

  舒圣祥/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