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相声史上三场对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6:45 北京晚报

  相声VS小品不是冤家不聚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脱胎于戏剧的小品作为一种适合大众口味的艺术形式在屏幕及舞台上“抢”走了相声的风光,加上赵本山、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这些原本属于相声界或曲艺界的明星们相继“跳槽”从事小品创作和表演,致使相声的创作出现萎缩甚至停滞的状况,甚至,坚持在相声阵营中的侯跃文、牛群、冯巩等人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地被小品同

化。据著名相声演员戴志诚介绍,眼下,全国的相声从业人员不到二三百人,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人数最少的,创作人员更是少得可怜,专门写相声的作者不足10人,远远少于小品的创作队伍规模。相声与小品对于市场的争夺似乎还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转换思路,变相斥为共生,也许可以开辟一条新路,也未可知。

  相声VS电视:让我欢喜让我忧

  电视的每一次辉煌都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相声八德”时期,相声在天桥红极一时,那是因为当时的天桥有着一大批社会闲散人员,成为了相声的天然听众。解放初期,群众们忙于从事生产建设,相声丝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在人们枯燥单调的娱乐生活中脱颖而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方面,一切拨乱反正的工作平稳进行,人们要听真话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怀有知识分子情怀的梁左成就了大众的心愿,当然,大众也成就了梁左;另一方面,相声的复兴其实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还没有多余的消费能力进剧场,看场电影还需要等单位发票的人民群众,能在方寸屏幕上看到原本只在“电匣子”里说话的演员,本来心里就透着高兴,再加上相声不再像上一个十年那样不停地说官话教育你,而是开始痛快地讽刺,淋漓尽致的感慨,观众自然爱看。可以说,八十年代的相声,是在电视的扶持下火起来的。然而,就是这个电视,在后八十年代,开始把对电视的扶持变成了荼毒。限制主题,限制时长,以讽刺见长的相声很多“不该说,不能说”的话得被删去,一贯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的相声,被要求一定要在多少分钟内把包袱抖干净,这可几乎要了相声的命。连最基本的逗乐的功能都难以保全,观众远相声而近小品也不是件难理解的事儿了。然而最近,一次又一次的电视相声大赛,让我们发现,电视开始回归到一种报道、呈现,而不是指挥相声的位置,这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电视对相声的作用。在二者之间进行一种有益的二次磨合,探索促进相声发展的新的电视相声路线,应该是当下电视人和相声人合作的新方向。

  相声VS剧场:重拾传统可有救

  目前北京城人气正旺的郭德纲,他的相声发展方针基本上就是:“脚踩两只船。”这两只船,一只叫做剧场,一只叫做传统。在当今占据话语权的主流相声界看来,这两只船都属于摇摇晃晃一不留神就能沉了的状态,可是郭德纲愣就是踩在这两只船上,站了起来。从十年前,绕开名利围绕一不留神就能走红的电视屏幕,走进那会儿还只是冷冷清清的剧场,开始说传统相声,郭德纲干的事儿,在当时的相声圈看来大概跟疯子差不多。不过说传统相声也分怎么说。对于传统相声的继承,他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就是整理传统作品好比挖掘青铜器,怎么挖出来的怎么连泥巴一块儿摆在那儿,不合适;但是把腿儿锯了,上面再刻一圈儿英文字母也不对;应该擦干净了,掉了腿儿的照原来的花纹补好了,配上底座和说明,搁故宫里,再拿俩射灯照着,这才叫对路。至于他的观点对不对,一年多以前还不大好说,但现如今,看看周末天桥乐门口排队买票的人龙,大家伙儿心中自然有个答案。王润孙丹

  相声起源

  相声这种东西,大概在清朝乾隆年间呱呱坠地,但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根苗育结成胎的,就众说纷纭了。有说源于唐代“参军戏”的,但也有人说这观点瞎掰,那种两个人一个损人,一个被损的演出形式其实是戏剧的鼻祖;还有人甚至上溯到了上古时期,说西周时候的“优俳”是相声演员的最早雏形,但又有人说,这种从民间走进宫廷的专以讽刺为生的职业艺人,还不是自觉的艺术活动,只不过是我国古代逗笑艺术的滥觞;相声界有个公认的说法,就是相声的开山祖是清末在北京天桥撂地说相声的“穷不怕”(朱少文),可还有人说相声的祖师爷其实是汉朝的东方朔,因为在朱先生之前,的确已经有人开始说相声了……这些悬而未决的公案暂且留给相声史家去研究评判,我们就先来看看能够确知的相声吧。

  三次巅峰

  第一次,清末。传说中的“相声八德”的时代。裕德龙、马德禄(马三立的父亲)、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八位德字辈的老艺人创造了一个相声的神话。那时清门(文人跨刀创作的相声)、混门(专业艺人创作的相声)两种相声合流,造就了相声的第一个巅峰。几百段传统相声就是在那时固定成型,得以流传下来,比如我们熟悉的《连升三级》、《八大改行》、《报菜名》、《八扇屏》、《扒马挂》等等。

  第二次,解放初期。相声净化运动时代。鉴于老相声当中存在大量有低级趣味之嫌的“荤哏”、“脏哏”,刚成立的新中国险些将相声划归封建糟粕,跟“反动会道门”以及“八大胡同”一起埋葬了,幸亏侯宝林等一批对相声矢志不渝的老艺人在老舍等知名文人的帮助下,改编了一批相声,并写了很多介绍相声的文章,使得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延续。继之,何迟等人创作的《买猴儿》、《夜行记》、《婚姻与迷信》等经典的相声段子,使得新时期的新相声掀起了新高潮。

  第三次,上世纪八十年代。梁左的时代。在经历了歌颂型相声所带来的繁荣假象之后,人们只差那么一点对相声就要腻味了的时候,梁左的介入把相声带入了又一个盛世。在彻底否定传统和不能再继续歌颂的夹缝中,梁左用他那梁式家族特有的眯眯笑眼敏锐地看到了相声生存的一线生机,他的《虎口遐想》、《电梯风波》、《小偷公司》等作品,把八十年代的相声热从艺术成就上带到了最高峰。王润孙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