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江流动的美丽与忧伤(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2:27 人民网-华南新闻

  

西江流动的美丽与忧伤(调查)

  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水量占了珠江的50%。广东是珠江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西江进入广东境内基本达到了Ⅲ类以上的水质,但进入珠江三角洲后,部分河流水质劣于Ⅴ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游发达地区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和上游欠发达地区对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形成一种需要协调的矛盾

,成为跨省区环保的重要议题。日前,本报记者沿着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的西江考察,看到了各地为保护这条“母亲河”所付出的努力、所面临的难题。

  云南工业污染威胁珠江源头

  云南曲靖,蓝天白云,马雄山郁郁葱葱。山麓,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鲜花掩映的岩洞中欢快前行,汇成碧水一池,然后形成一条小河蜿蜒在葱茏的林木间———这,就是美丽的珠江源(见图②)。

  小河流向远方,形成珠江的主干流———西江上游的南盘江。马雄山下,青山环抱中的花山水库水质达到直接饮用的I类标准,清澈可鉴。但美景不长———车行不一会儿,光秃秃的石山闯入眼帘(见图①),黑色的大烟囱旋即突兀于眼前,滚滚浓烟直入云霄。当地人说,那是焦炭厂的焚化炉,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将煤炭等物放进去烧,烧出一车车焦炭。南边几十米开外,火电厂的浓烟赫然在目———从“世外桃源”到滚滚浓烟之间几乎没有铺垫的过渡,一下子把马雄山麓珠江源头令人陶醉的那片碧水蓝天的美好印象扫了个精光。

  说句公道话,自从1983年马雄山被定为珠江正源之后,当地为保护源头水质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源头所在的沾益县把大量村庄退耕还林,并规定不能搞永久性的生活设施。植被覆盖率已从当初的55%增加到95%。往年到枯水期,源头洞口水量细若游丝,现在即使是枯水期也流水潺潺。

  从源头流出的净水经过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在曲靖境内就已大变质。“我们的财政还只够管饭吃,治污投入实在无能为力。”曲靖市环保局副局长温绍达介绍,当地人均GDP800美元,比全国人均还低200多美元。去年,曲靖市狠下决心取缔“两土”(土法炼锌和炼焦),光宣威一个县就有三四万人失业,收入减少了10多亿元。

  “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实在很难平衡,如果下游地区能给些补偿……”温绍达欲言又止。

  贵州“石漠化”逼近西江上游

  “山清水秀”是人们形容美景的习惯用语,也形象地道出了水土保持的关系:山绿了,土有所系,水自然也就清了、秀了。从贵州关岭一座高高的吊桥往下望,记者看到的是一条窄窄的“灰带子”(见图③)———这就是西江的另一条重要支流北盘江。混浊的江水阴郁地流过石漠化的山岸,与马雄山源头欢快的奔流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水土流失和山岸石漠化,是困扰珠江流域西江上游的大问题。贵州有73%的面积是喀斯特地貌,由于植被破坏,石漠化趋势日益严重,集中分布区就在北盘江流域。2003年,贵州全省的石漠化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公里。而这个荒漠化的速度,还在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关岭等地的村民为战胜“石魔”,开始在荒山上尝试“坡改梯”工程,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效益好的花椒、金银花等作物,保护西江两岸的水土。

  从关岭下来,沿山路行车,路边的采煤点一个连着一个。贵州的煤炭总储量已达到2400亿吨。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珠江水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为资源的开发对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煤矿废水和洗煤废水的排放,对珠江水系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金矿主产区的晴隆、普安、兴义等市县因生产工艺落后和渗漏,导致含氰废水进入水体而直接“毒化”。

  广西“鸳鸯江”畔两重天

  入冬的漓江已进入枯水期,很多地方无法行船。漓江水分外清澈,水草游鱼清晰可见,两岸一片诗意。但游船码头的杨堤却是另外一番光景。由于路窄车多,即便是淡季,这里依然混杂如旧:浅水滩边游船如鲫,人头攒动,留下一堆堆垃圾,在清澈的江水中尤为刺眼(见图⑥)。

  中午,当上百艘船先后涌到“九马画山”江段前,排着队等上半个多钟头才能调头时,船上的游客都没了游兴。就在这时,船家端上了午餐,从盒饭到小炒,一船少说也有百几十号人,到底要产生多少垃圾和废水?记者跑到后舱,发现简陋的厨房垃圾尚还有序堆放,而洗涤的废水就无遮无拦地直排入江。以每船平均100名游客计算,漓江日接待游客大概2万人次。到了第二天,江水还是能恢复洁净的。如果在丰水期,由于水体交换更充足,情况会更乐观些。

  顺着漓江往下就是桂江,桂江在梧州与浔江交汇成西江。站在梧州的“鸳江大桥”上,可以清晰看到桂江和浔江交汇形成西江的景象———桂江水清而绿,浔江水浑而黄,当地人于是将西江交汇处戏称为“鸳鸯江”。藤县境内的北流河口附近,清清的河水开始变黄,西江左岸每当河水干涸时就会露出大量的黄泥巴。藤县有丰富的钛矿,最近几年不少矿山被承包后,矿主用最原始的采矿方法在北流河两岸洗钛。“鸳鸯江”中夹杂着黄泥浆的河水就有不少是从北流河过来的。

  梧州市的饮用取水点几乎都在桂江。由于市区人口45万的梧州还没有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在梧州和肇庆的交接面,偶尔会监测到大肠杆菌等超过Ⅲ类水标准。总体而言,梧州是一座称职的“水城”,交给广东的水质大部分保持在Ⅱ类。

  珠三角守着大江没水喝

  西江水从梧州缓缓流入广东肇庆。进入广东的河流基本达到了Ⅲ类以上的水质,但进入珠江三角洲后,部分河流水质劣于Ⅴ类。

  在佛山三水区的思贤窖,西江与北江相汇,水面平静清澈。由于径流量大,两江水体交换频繁,江水达到了Ⅱ类标准。再往下游,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在珠三角不少城区,臭气冲天的河涌并不少见。珠三角不少城市的水厂取水点一再上迁,因为流经的河段早被污染。这几年,广州市区内的水厂有的限制供水,有的停产,被迫花巨资改向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顺德水道、东江北干流取水。而深圳、香港等地区的取水点也都上移到东江上游的东升水库。

  生活在每年有28%的西江水流经的珠海磨刀口门的人们,每到冬春供水经常受困于上溯的咸潮。去年底到今年1月3日,特大的天文大潮使海水沿着磨刀门水道上溯。由于缺乏降水和上游的淡水稀释,有些河段江水咸度竟高达1900度(目前当地出厂水的咸度上限值为800度)。不少珠海市民近日被迫上山取泉水(见图④、⑤,杜琛摄)。

  “守着大江没水喝”,凸现珠江下游水质性缺水,更暴露出水污染的严重性。据初步统计,广东工业污染企业约1.8万多个。每年经8大出海口进入珠江河口的污染物,已大大超过珠江河口的自净能力,以致水体无机磷、氨碳含量增加,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加重,溶解氧持续下降,导致赤潮频繁出现。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环境,但距离治理标准仍然有很大距离。据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珠三角佛山水道、珠江广州河段、深圳河和东莞运河等段水质全省最差,很多是劣于Ⅴ类水标准。珠江下游所排放的废污水已经占到整个珠江水系的58.6%。

  《华南新闻》(2006年01月06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