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112家担保机构为4万户企业提供429亿元担保 筑起民企融资新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9:15 南方日报

  辉煌十五

  “十五”民营经济大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周照郭逸晴

  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束缚发展是全球性的难题,曾几何时,融资难是制约广东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目前,广东成功筑成一条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渠。2003年,全省担保机构总共才18家,低于全国水平。但到了2005年6月,广东全省担保机构高速发展至112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90多亿元,短短两年时间增长5倍多;累计担保金额429.1亿元,受惠企业39488户。受担保企业增加销售收入544.67亿元,增加税利33.37亿元,增加就业人数18.87万人。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广东还锐意创新,探索出一些打破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模式,不仅为全国创造了经验,更为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金融担保业发展一度停滞

  随着规模的扩大,民营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份额应该随之增大,但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一度难寻外源性融资渠道。

  由于民营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缺陷、自身素质不高以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诚信系统等原因,银行信用放贷门槛很高。据以重点支持民企发展著称的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调研显示,至2004年5月,该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仅占其贷款总额的21.5%,对珠三角经济圈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也仅占珠三角经济圈贷款总额的28.6%,而国有商业银行对民企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比例就更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发展出更多可靠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就成为必由之路。但受上世纪末金融危机等历史原因影响,广东金融担保业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当国家已发展起590多家担保机构、337户试点担保机构时,整个广东才只有7家,而且其中5家都在深圳;到2003年,全国担保机构已发展到700多家,广东却只有18家。这样的数字显然与广东民营经济大省的身份极度不相称。

  起步虽晚但发展快后劲足

  省中小企业局第一次专题会议,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紧接着对全省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得出结论:广东想要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冲破阻力,大力发展金融担保业务。

  这就必须进行制度性改革。一些人的思想走不出金融危机的思想阴影,对改革表示怀疑;一些部门对广东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干脆明确反对。对此,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扶持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战略,最终通过了加快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决定,并连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

  2003年,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务终于起步。2004年、2005年,省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政务环境的若干意见》。

  2004年,省政府专门从2亿元的专项资金里拿出3000多万元为担保机构注资,2005年又注资2000多万元。同时,政府通过政策来推动成立信用担保机构的自律组织——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引导和利用行业协会制定公约,促进担保机构规范运作。

  尽管广东担保机构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后劲足:目前广东每家担保机构平均有注册资本8000多万元,在国内位居前列,远超出浙江每家平均1300多万元的水平;全省正常开展业务的担保机构达112家,比2002年末增长6倍,如按国内各地一般标准统计,我省实际有担保机构800多家,仅深圳一地登记在册的便达400多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迄今为止我省各担保机构基本没有出现不良贷款,说明运作规范。

  不断探索创造担保新模式

  雨后春笋般成长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有效地解决了广东民企融资难问题。仅佛山中盈盛达一家,就为超过350户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融资,担保发生额逾10亿元。

  广东的担保机构还不断创新探索,为全国提供了担保新模式。如广东银达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处于研发期(种子期)没有物质资产向银行抵押借贷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国内首创信用担保嫁接风险投资的新经营模式。广州科密汽车制动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一家生产碎纸机的民营小企业,3年前拥有ABS刹车系统方面的独立知识产权,但凭租赁的厂房、廉价机器设备难获银行贷款,无奈找到银达寻求担保支持。银达先帮助其引进了一次性风险投资3000多万元,待其成型又向银行担保贷得5000万元流动资金。科密借此快速发展成上规模的中型企业,并成功转入高附加值的汽车制动生产行业,投产一年已实现可观利润。

  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初步呈现出政府出资设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民间出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以会员制形式组建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广东中盈盛达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对上述3种模式进行融合、完善和创新,开创出为信用担保业界称道的“第四种模式”,即担保龙头机构集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之合力,共同推动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联盟除了提供常规的向银行贷款进行担保服务外,更深入到资本运营的层面,为联盟“组团上市”搭建桥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