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广平安钟面临两大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9: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显仁)平安钟虽好,但对于普通的独居老人来说,想说爱它并不容易。日前,记者走访越秀区、荔湾区的老人和民政部门,发现平安钟呼叫援助系统全面推广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费用问题,平安钟服务以自费为主,但安装、使用费用不菲,且呼叫费与电话资费挂钩;二是配套问题,目前配套“落地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仍有待提高。

  去年12月27日,广州市正式启动星光平安钟建设,并准备逐步在全市范围内铺开,

在2007年全部覆盖广州老城区各个社区。此前的去年年中,广州已在原东山区试点,有近100户老人尝了平安钟的“头啖汤”。

  瓶颈一:初装费荔湾600元越秀1200元

  按广州市民政部门的规划,平安钟服务将以市民购买为主,政府负责孤寡独居老人等民政对象的老人,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引导,带动平安钟服务项目。既然是购买为主,价格如何就至关重要。越秀、荔湾作为广州老城区,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区,目前这两个区的平安钟安装资费政策都已出台,主要涉及到初次安装及使用资费两大类别。

  初次安装方面,荔湾区采用的是国产遥控式“平安钟”,初装费600元。但越秀区目前所用平安钟系统产自瑞典,团体用户需1000元,个人用户更高达1200元。越秀区民政局李敏兰介绍,目前正与国内一些厂联系,今年初装费有望降至800元。

  使用资费方面,荔湾、越秀两区的价格一致,都是每月15元,使用平安钟的呼叫资费要计入电话资费。考虑到平安钟都必须借助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络,也就是说每个平安钟用户都得首先安装固定电话,而电话月租为26元,也就是说用户月租的实际最低支出为41元,再加上呼叫资费,这对独居老人也是笔不少的费用。

  这两项价格标准对于自费购买的普通独居老人仍是偏高。以荔湾区花地街为例,它在芳村地区算是经济条件较好的街道,该街统计数据表明,辖区共有独居老人83人,人均月收入仅837元,而目前按规定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类型的老人仅为11人。有关负责人介绍,以老人院规模化养老为例,每个老人仅日常开销每月都超过700元,所以独居老人要自费购买平安钟服务难度很大。

  越秀区民政局负责人在平安钟项目正式启动时,曾公开呼吁期待今年电信等部门在全面考虑成本的基础上,给每一位使用平安钟的老人每天一个小时的免费通话时间,老人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汇报个人情况”或者和义工聊天,以排解心里空虚和苦闷。她表示,随着使用规模的上升,平安钟的初次安装费也会继续下降。

  瓶颈二:装钟后配套服务跟不上

  平安钟实际可分为呼叫和援救两个衔接系统,老人出现突发疾病或遭遇险情时通过按动“平安钟”的呼叫器或挂在胸前的遥控按钮,哪怕是老人已不能开口说话,也能马上将情况反馈到社区服务中心。这时必须要有工作人员迅速赶到老人身边进行援救,如果这个援救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运行,“平安钟”就难保老人的平安,而当初成立平安钟的最大目的就在要解决社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紧急呼援的服务盲点。

  日前,越秀区星光平安钟呼援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女士介绍道,平安钟用户安装时即会要求其填写一份详细资料备案,其中包括这位老人的以往病史、紧急情况联系人(包括老人亲属、邻居及义工等)。

  接到老人呼叫的同时,中心工作人员会立即致电资料中的紧急情况联系人或转110、120等单位,让联系人尽快赶到老人住址提供援助。她坦陈,由于这种情况大多比较紧急,邻居当然是最佳援助人选,“但毕竟不是每个邻居都愿意提供援助”,所以目前援助主力仍以老人的亲属及社区义工为主,但没有规定到达时限。平安钟落地后的配套服务目前仍不完善。

  越秀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发动社会上所有可能提供老人需要服务的单位大力参与,比如电信局、区人民医院、区福利院、家政服务公司、居委会等单位,一起做好平安钟的“落地服务”。

  相关链接

  平安钟的意义

  平安钟呼叫援助系统,是居家养老配套的紧急救护系统,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在家中安享晚年,一旦面临突发疾病、遭遇险情等“紧急情况”时,老人只需按动“平安钟”的呼叫器或挂在胸前的遥控按钮,就可与社区服务中心联系,获得救助,即使老人无法言语,接线员也可以通过电脑上弹出的老人资料,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及时对老人进行紧急救护。

  平安钟的免费服务对象

  平安钟服务政府埋单的用户对象,荔湾区、越秀区的标准是一致的:“三无”救济孤老初装费及每月服务费全免,与残疾子女同住的在册救济老人免初装费、每月服务费半价;低收入独居孤老、优抚孤老、百岁老人等初装免费,每月服务费15元自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