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悲壮的腊八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0:51 上海青年报

  ■文/雪舒

  第一次认识“腊八粥”,是在一本小人书上,书名叫《雷锋的故事》。书中大约是这么写的:腊月初八那天,雷锋家里已经揭不开锅,地主又催逼他们家交租。雷锋的母亲出门要饭,讨来了一点杂粮,为小雷锋做了一顿腊八粥,让他吃了去拾柴。等雷锋拾完柴回家,母亲已因不能承受地主的威逼和凌辱而上吊自尽了。

  每次看到这一页,我的心总是惊颤一跳,恐惧感随之袭击而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蒙昧无知的七岁孩童,因为书中的腊八粥与上吊自尽联系在一起,所以一直对这种中国传统节日的吃食报以近而远之的心态。事实上,那时候我并不知晓腊八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我本乡本土出生的浦东阿奶每年腊月初八都会做腊八粥,并且向来地道美味。阿奶总是隔夜浸泡好糯米和赤豆、备好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等干果,第二天一早,便开始煮粥。这腊八粥煮的方法也有讲究,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起煮,必先要把赤豆、莲子加水煮二十分钟,然后再加入糯米和花生仁煮二十分钟,再加入红枣、桂圆肉,一直煮到粥黏稠得翻滚不动了才算好。吃的时候,盛在青花瓷汤盅里,拌入松子、葡萄干和砂糖,用一把同色青花瓷勺舀着一口一口送入嘴巴,香糯甘甜,味美无比。

  小时候,一直是很喜欢阿奶做的这种甜粥的,但并不过问为何这一日要喝甜粥,只贪心地要阿奶多撒一把葡萄干和松子在粥里,吃得津津有味而腹胀如鼓。后来,看了《雷锋的故事》,问母亲什么是腊八粥,母亲告知后,便对阿奶做的甜粥心生惶恐起来。长大之后,却在每次过腊八节时回忆起幼年所看的连环画,对书中所描绘的雷锋的母亲倍加了敬意。年节对于富裕人家来说是喜庆的,但于穷人,恰是一个关口。一个穷匮之至的女人,即便已心生决然赴死之意,却依然要让她的孩子吃上一顿节日的腊八粥。给予孩子极限的爱,却承载着悲苦,亦是一种悲壮,这就是天下的母亲。

  某一年冬天,我于川西苗族山村采风。时逢腊八,当地小学的一位校长知道我们汉族人有过腊八节的习惯,便竭尽所能为我们几位上海去的朋友做了一锅腊八粥。这一餐腊八粥实在是别有风味,玉米加上芸豆、腊肉片,再加泡菜和辣椒熬煮而成。想必苗族校长并未品尝过真正的腊八粥,或者,他是没有糯米、红枣、赤豆和莲子,因此而倾其所有地做了一锅川西苗族风味的创意腊八粥。虽然与真正的腊八粥大相径庭,味道却是清鲜纯美到令我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如若放在上海的风味粥店里,定然畅销热卖。

  回到上海后,在超市里买了两箱用色彩缤纷的易拉罐装的“华元”牌和“新东洋”牌八宝粥,到邮局寄给了川西苗族小学的校长,告诉他,腊八粥的味道差不离就是这样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做的苗族风味腊八粥,下回去,还想品尝。校长回信说,他把铁筒子装的腊八粥分给学校的孩子们吃了,每人尝了两口,真甜。

  这一回,我的心又是惊颤一跳,却已不似童年时代看连环画后的恐慌感,而是一种辛酸加之敬重的心情。在我看来,苗族校长亦是承载着悲苦,但却悲壮如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