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商业变阵”力挽本地消费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1:25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刘晚姣

  2004年,台湾第二大零售公司大福源连锁超市进入顺德,揭开了顺德商贸变革的序幕,使顺德传统的零售业态真正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和冲击。同时,也为顺德的城市经营开启了一个新的空间。

  目前,顺德已初步形成了大良、容桂、乐从—龙江三大商圈。

  日前,世界商贸巨子沃尔玛、吉之岛、乐购及易初莲花等连锁零售企业抢滩顺德并陆续开门迎客,推动着顺德商贸格局的剧烈变革。

  专家分析,大型连锁超市的进入,将从根本上影响顺德的商贸和消费形态,将对顺德的城市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卖场大超市带来业态新元素

  零售业巨头入驻,对顺德中心城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商贸业态的新鲜元素,它改变以往一直以临街商铺为主,缺乏大卖场、大超市的顺德商业的传统格局。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它对顺德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目前,大型商贸业的聚集效应将日渐明显。周边物业价值和商业价值迅速提升,有效扩大了传统中心商圈的辐射范围,推动新型商业空间的开发,增加新的商业机会。2005年11月24日,“乐购”华南第一店顺德天佑城店开业,由于天佑城正处于连接佛山、中山、番禺、江门等地的中心位置,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打造顺德商业航母,吸引来自中山、江门等地将近100万的消费人流。

  “大型购物中心的出现,必将对顺德原有的小店小铺产生较大的冲击,迫使其进行转型,如转变成社区型或专业型的便利店,也迫使一部分无法转型的小型商业企业退出,对于抑制临街小店铺过高的铺租具有积极的意义。铺租的降低,给各种新的商业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顺德经济贸易局内贸科科长黄宝强这样认为。

  敏感的顺德人意识到:“狼来了”。

  原来稍有规模的百货商场,也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竞争的重点放在周边的乡镇市场或进入到社区,以贴身的服务和区域化的经营策略来取得经营上的主动权,从而走社区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不用再外出消费了”

  “以前,我们买一件高档一点的衣服都要到广州或是港澳地区,如今到天佑城就可以了。”天佑城开业后,市民感觉到大型高档购物中心的便利,“星期六、星期天去一趟,就可以把一周所需的东西买齐。”

  一直以来,顺德人的消费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和人们日益鼓胀的钱包相比,顺德的商业发展速度显得迟缓了许多。以小店小铺为主体的商业结构是顺德传统商业的特色,这一商业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能满足居民一般的购物需求,而1000元以上的消费相当程度上流失到香港、广州等地。

  “大型连锁零售业的进入,将在较大的程度上改变旧有的小店小铺的商业格局,进入大连锁、大流通的新型商业时代,从而留住高档消费,尤其是女性的高档消费,改变顺德缺少名牌商品的现状,提升顺德的商贸品位和消费档次,推动顺德商贸和消费的良性发展。”黄宝强认为,“从小店小铺到大型连锁,从一般的购物需求的满足到享受型消费需求的满足,不仅提高了顺德城市生活品位,满足顺德人消费要求。更重要的是将使顺德成为新的商贸中心,增强顺德的商贸辐射能力。”

  据统计,2005年前10月,顺德区商品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均在20%左右,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意味着顺德区商贸流通业的经脉已被“盘活”,而且外流消费也有了“回流”迹象,这标志着顺德区商贸流通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市场承受力经受考验

  三大商业中心频传喜讯,几大国际零售巨头相继进驻表明顺德市场普遍被看好。但在顺德商业地产狂飙突进的同时,我们还得思考另外一些问题:市场的承受能力。

  对这一点,顺德人底气十足。顺德自古以来就是珠江三角洲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更以“两家一花一美食”蜚声国内外,居民消费能力甚强。2005年上半年,顺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人均消费性支出7686元,恩格尔系数首次跌破30%,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独居鳌头。顺德每年外流的消费高达30多亿元,银行躺着700多亿元存款,寻找大型超市、综合购物中心消费者实属易事。

  事实上,大福源开业至今的成绩、天佑城开业首日客流量超过10万,均让人们感受到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在顺德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商业巨头进驻顺德,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商业结构。对于市场的承受能力,黄宝强认为几大商业项目定位和业态组成各有不同,最终将形成各自的特色,并达到共赢的局面。只要大家联手把蛋糕做大了,成功地把顺德本地的消费者留在本土消费,就不必担心市场承受力的问题。

  图:

  浓厚的商业氛围将顺德本地消费者留了下来。梁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