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坛变色龙既是鹰也是鸽 及时变色是其生存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2:58 信息时报

  沙龙历经数次中东战争,频频创造“赫赫战功”,被以色列奉为“犹太之王”,但他的倔强脾气和居功自傲使得他与上司关系紧张。对当地阿拉伯平民的镇压迎合了以政府需要,同时又无形中成为替罪羊。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放光彩,但由于竖敌太多,1973年7月,沙龙终于脱下军装,并在政坛展露头角,而他对政治的敏锐观察力一点也不亚于其军事才能。

  国外筹款初露政治才能

  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虽胜但国库空虚,财政部长、沙龙的政界好友萨皮尔决定利用沙龙的鼎鼎大名,请他“出国筹款”,在中国香港的犹太富翁卡道里的大力支持下,沙龙在香港、澳大利亚和德黑兰的短暂行程中不仅扬名海外,而且筹集到大笔捐款,使沙龙看到自己还有另外一手能耐。

  建利库德集团始遇败绩

  以建国后就一直由工党主政,工党许多领导人都是犹太复国主义重要领导人,在以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功勋卓著。但长期执政也令工党内部臃肿,导致争权夺利和腐败作风。而工党政府对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估计严重失误,差点葬送了以色列。沙龙瞅准时机,弃军从政。

  沙龙和萨皮尔、内政部长约瑟夫商议联合所有右翼政党,建立利库德集团。当时,最大的反对党是由典型的鹰派人物———贝京领导的自由党等组成的“加哈尔”集团。除各宗教政党外,还有如民族党和自由中心等小党。沙龙软磨硬泡首先取得自由党领导人贝京和沙米尔的认可而加入该党。在沙龙积极鼓动下,“加哈尔”集团联合其他一些小党于1973年9月5日正式组成利库德集团,沙龙被任命为利库德集团全国竞选总指挥,但不幸竞选失败。

  遇挫后游走军政两界

  此后,沙龙又产生了借助早就器重他的新任总理拉宾,而再次从军的念头,他盯上了总参谋长的职位。沙龙的个性使其很不顺,只弄了个国家安全顾问头衔,1976年3月他辞职不干。1977年又逢以大选,执政了29年的工党已日薄西山,沙龙考虑到正是反对党出头的好时机,他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和平锡安党,虽仅获2个议席,但由他参与创建的利库德集团却取得胜利,贝京为报答沙龙,将农业部长的职位给了他。从小对农活并不陌生的他还把农业搞得有声有色,他任农业部长期间,以整个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5%,农作物产量增加了21%,农产品出口额也以每年16.5%的速度增长。

  由于反对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的政策,沙龙于1990年沙米尔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辞去了工业和贸易部长之职,并于同年改任建设和住宅部长。在1990年至1992年任职期间,沙龙想方设法在约旦河西岸大兴土木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以安置前苏联解体后大量涌入以色列的前苏联犹太移民。他曾雄心勃勃地要在整个西岸地区建立新定居点的“沙龙计划”,以将约旦河西岸领土永久并入以版图,也因此被冠以“犹太人定居点总设计师”称谓。而正是这些定居点不断毒化巴以关系,导致多次武装冲突。同时,这些定居点也是沙龙如今推行务实政策的绊脚石,沙龙不得不冒着被刺杀的危险坚持拆除这些定居点。

  2001年3月,沙龙战胜巴拉克上台,尽管他曾一度认可巴建国权利,但事实证明这都是他灵活反应战略的一部分而已。沙龙曾坚决反对巴拉克打算将约旦河西岸95%的土地以及几乎整个加沙地带的土地移交巴勒斯坦的计划,声称他上台后绝不会再向巴勒斯坦人出让一寸土地。不过,以巴奥斯陆和平协议签署后,沙龙还是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承认自己“无法改变历史”,接受巴勒斯坦终将建国的现实,并于2005年开始执行以巴分离计划,亲手把自己倾注心血建造的犹太定居点拆除,为巴以和平进程铺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