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便民,多少涨价借你之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17:01 南方日报

  一周述评

  本周是2006年的第一周。世界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美国煤矿爆炸和印尼泥石流灾难比较受关注;在国内,更多的是喜事,全国税收首次超过3万亿元、中国政府网开通人气骤升、赠台大熊猫亮相,都会为新年添一分喜气。

  近来,各种物品涨价不断,特别是几项同百姓密切相关的,如电视服务费、水、气价都上调,其中包括一些政府公共项目,并且多数理由都是为了便民。这里我们就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央视的高清电视服务费。最近,多家媒体透露,央视高清影视频道同海信等公司签约成为合作伙伴,并于元旦正式开通频道。国家高清数字电视标准尚未出台,央视就可以出面发放高清市场认证贴签。这份牛气,只有央视才会有。更牛气的还是收费,一个月120元。这个费用比目前的电视服务费高出了许多。但为了“方便观众收看高清影视频道”,不增加观众的负担,费用由合作伙伴即彩电生产厂家负担,彩电生产厂家可以以赠送的方式送给其高端电视机用户。

  即便如此“便民”,人们还是有一个担心,那就是会不会“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最后这笔费用还是会通过电视涨价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来。这是有前车之鉴的,银行的跨行收费开始也是限于银行之间的,最后还是老百姓埋单。另外,即便现在这笔费用观众不用出,将来会不会还是会让百姓出,将来各省级电视台会不会跟风,也一样让人放心不下。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现在电视已经深入生活,看数字电视也是迟早的事。在我国,电视传媒更具有事业单位特征,相对垄断,电视台拥有很大的定价权。这样一个几乎涉及到每个人的领域,如果现在不尽量定一个合适的收费标准,将来收费太高,老百姓会很不“方便”。央视的“高标准”,就是一个例子。

  同样,还有几项关乎民生的涨价让人印象深刻,穗深的士费上调,液化气价上涨、广州夜班车票价上调,人们敏感的神经一次次被挑起(见本报1月5日02版报道)。先来关注一下水费上涨,自元旦起,一纸通知,广州居民自来水价由每吨0.9元提至1.32元(见本报1月1日06版报道)。而之前,一直是以实行阶梯水价为基础进行听证,之后自来水公司一直的表态也还是因为水表没有分装到户,实行阶梯水价没有明确时间表。实行水价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来水公司要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加强水池保洁和管网维护,改善供水水质等“便民”承诺。

  为了这些“方便”,水价涨一点,老百姓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能够接受。但现在,这些许诺的“便民”措施还没有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水表改造未见启动的情况下,水价说涨就涨,听证会岂不是没了必要,市民难免会有些意见。对于各方的质疑,市政和物价部门表示“问题敏感,不发表评论”。先涨了再说,民众连异议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态度还是过于“霸气”了点。

  逢“听”就涨,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对于影响民众面比较大的收费,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一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公共事业收费,更应考虑得周全些。很多项目关系到千家万户,一旦提价,对民众的影响很大。目前这些公共事业很多是由政府经营,相对垄断;另外一些动辄提价项目也垄断性较强。这些项目涨价,很容易引起民众的异议和逆反心理。虽然多数涨价项目,声称是为了“便民”但“缺少资金”,乃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多少涨价项目公司单位的工薪福利,都比承受涨价的市民高出一大截甚至几倍。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是好事,但也要防止最后服务到了公司单位的小圈子里,最后却让老百姓埋了单。

  其实,市场在变,一些涨价并无不可,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从便民的角度去采取措施,让百姓接受得心平气和一些。石油气涨价,我省出手干预,但并非一味限价以至于让市民无气可用,所以采取了各项限制措施,效果很好。对于那些忙着“便民”不断涨价却让市民多有怨气的单位部门,这倒值得学习。

  刘江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