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务实的相处方式敬而远之 避而远之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4:44 中国青年报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科医生 姬雪松 具有攻击性的人确实令人不胜其烦,但其实,并不只是某一类人才具有攻击性,在人类众多的本能之中,愤怒和攻击性几乎是最原始的一种。 当一个孩子因为饥饿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哺乳时,他响彻房间的哭声就是最早的愤怒 与攻击。孩子的表达最为直接,当遇到挫折时,他们毫不掩饰地发脾气摔东西,把小拳头打在父母的脸上,这些表现都为我们所熟悉。不过细心的父母往往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发怒,他们会帮助孩子来处理愤怒的情绪,约束他们的攻击行为,同时帮助孩子克服挫折和困难。在养育过程中,孩子逐渐感到,自己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被理解了,在这种被理解感的基础上,孩子慢慢学会了用比较成熟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解决困难。 于是,孩子逐渐在心智历程中长大,学会了控制情绪和约束行为。可是,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处理孩子的愤怒和攻击,忽略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或者运用过多的惩罚,孩子会产生被忽略感,甚至认为自己被抛弃。 这些感受一方面影响孩子学习运用成熟的方式处理行为和情绪,另一方面,它严重干扰了孩子被尊重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基础。 亦然文中可以感觉到那位“领导”是一个非常“自恋”的女人。她通过炫耀朋友的地位、贬低别人的生活、推诿自己的责任等方式来凸显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高人一头的人。尽管我们称这种人为“自恋”,其实恰恰相反,这种人没有发展出健康的自恋。 在心理学上,健康自恋近似地等同于自尊。当一个人不能尊重自己,有效地爱自己时,他们就需要通过外部的手段来提高被尊重的体验,尽管这些方式在实际上可能是无效的,例如:炫耀自己,贬低他人等,他们以此来维系脆弱的自尊,弥补自恋的不足。 生活在这些人的周围,我们通常会感到十分愤怒,感到自己被贬低乃至被屈辱,正如文章作者的处境。其实这种处境对于这位领导而言,也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她的童年也许就是在这种情绪中长大的,她的父母可能无法理解她的愤怒,无法有效地帮助她处理情绪和不良行为,她可能生活在一个不能被理解甚至被忽略的环境中,所以难以学会体谅别人,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不幸的。 当然,人们的心理总是趋利避害的,总会设法把痛苦排除到心理感受之外。她选择的方式就是把这种她想抛弃的感受转移到别人身上,所采用的手段就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通过让周围的人感到愤怒和无助来挤压掉她内心的痛苦。当然这个过程是潜意识的,她本人并不清楚自己在作什么,她只是觉得这种与人相处的方式让她自己感到舒服。 如何和这些人相处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悲观”。当我们大致了解了这类人的性格形成原因,明白了他们因为缺少爱和关注,所以没有办法去爱别人和关注别人,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是他们的不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人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尤其像亦然这种“寄人篱下”的情况,更是苦不堪言。假如你无法逃避,只能寻找一些相处的“缝隙”:他们缺少自尊,无法有效地爱自己,所以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冒犯他们脆弱的自尊,这是一个“死穴”,也是诱发冲突的导线。 尽管我们知道这些人缺乏爱和尊重,但是,这样的人对爱和尊重的渴求几乎是无底洞,很难填满,千万不要企图通过爱和尊重去感化他们。所以,敬而远之,避而远之是和这种人相处最为务实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