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曲拉”富了藏族牧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曾华锋

  本期关注:牦牛产品深加工

  ●全国牦牛存栏1362万头占全世界的95%以上

  ●牦牛产业对牧民增收贡献大养一头牦牛可增收千元以上深加工可获5倍以上的增值效益

  ●目前牦牛良种体系不健全牦牛产品商品率低

  “2005年,我们家里的825公斤‘曲拉’一点都没舍得吃,全部卖给了华羚公司原料收购点。每公斤‘曲拉’从2004年的16.2元,涨到了32元,我们一下子卖了26400元钱。”2005年12月2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麦仁乡代合冒村牧民完玛扎西告诉记者,销售“曲拉”已经成为他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收入已经超过销售牲畜和酥油。

  据了解,在苍茫的青藏高原上,像完玛扎西家这样利用“曲拉”卖钱的牧民有8850户。华羚公司所在地甘南州合作市,是我国最大的“曲拉”交易重镇。

  “曲拉”为何物?华羚公司买了它做什么?据华羚公司有关人员介绍,“曲拉”是藏语译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后的副产品———奶渣,以前仅作为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牲畜初春补充饲料,每公斤市场价一般为1.2元。

  奶渣变成“宝贝”始于1994年。干酪素是一种牛乳提炼产品,具有良好的粘合、成膜、光亮、乳化、稳定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皮革工业、纺织行业以及各类保健食品、医药、饮品中,国内外市场需求非常大。“曲拉”便是干酪素的基本原料。这年9月16日,民营企业华羚干酪素有限公司投产了。

  凭借“曲拉”这一青藏高原独有的资源,华羚公司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从“小舢板”迅速发展成为“大航母”,漂洋过海,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及中亚一带。公司现有4个全资子公司、1个境外独资公司、1个控股公司,形成了三大系列14个品种的牦牛乳酪蛋白产品体系结构。公司迄今已累计实现产值12亿元。仅2005年前11个月,公司就生产各类干酪素产品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70%,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同比增长64%。该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确定为第三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据测算,华羚公司产值每增长10%,当地近万户牧民家庭收入就会增加2%。“曲拉”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调动了牧民的养牛积极性,提高了牧民的商品意识,将牧民手工落后粗劣的奶油分离方式,改变为先进的奶油机分离技术,减轻了牧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牛奶的附加值。

  为确保生产原料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华羚公司同甘南州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合作市的牧民签订了购销合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基地牧民达8850户,饲养奶牦牛总量达16万头。华羚公司将基地产出的“曲拉”全部按合同签订的价格收购,达到了企业与牧民双赢的目的。

  华羚公司自投产以来,已累计投入收购原料资金8.6亿元。仅2005年前11个月,华羚公司就投放收购原料资金近2.2亿元。碌曲县玛艾乡化格村牧民才让扎西2005年出售“曲拉”487公斤,收入15000多元,把房屋翻修了一新。越来越多的牧民像才让扎西、完玛扎西一样过上了较为丰裕的生活。

  点评

  奶渣经过加工,竟然登堂入室、远渡重洋,进入国际市场,不仅使华羚公司发展壮大,而且使藏族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改善。一个干酪素加工企业的兴起,延长了产业化链条,将地方资源转化成了生产力。可见,独辟蹊径,多在特色产品上动脑筋,以技术为先导,将其“吃干榨尽”,做大做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8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