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意见(2006年1月1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9:30 无锡日报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示范镇村,以充分发挥其在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现就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农村是重点和难点。没有农村的基本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基本现代化。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全市“两个率先”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把乡村文明、素质提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坚持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制度规范、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开拓创新,扎实苦干,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之路,创造了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学习华西精神和华西经验,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和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步伐,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把全市农村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二、争创标准(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处于全市村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

  1、经济发展:(1)经济总量规模化。全面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应税销售收入超过8万元。(2)产业集中园区化。坚持实行科学规划,提高开发园区建设水平,工业向规划确定的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中的产出比例达到90%以上。(3)农业经营集约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比例达到80%以上。(4)经济发展特色化。因地制宜发展各业经济,村级经济发展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特色明显,三次产业有一个市级以上产品品牌,有一个以上省级或国家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5)村级经济股份化。大力发展股份经济,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村级增收长效机制,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人均村级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2、生活富裕:(1)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

  (2)农民居住条件舒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3)本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本村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纯农民养老参保率达到95%以上。(4)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5)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并全面实行分类施保。(6)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企业业主等开展结对帮扶,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率100%。(7)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提高电话、电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率,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80%以上。

  3、社会文明:(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95%以上。(2)青壮年农民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80%以上。(3)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到100%。(4)建有一个以上设施完善的文教体育活动场所。(5)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达标率90%以上。(6)无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5%以上。

  4、社区整洁:(1)住宅美化。搞好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居住集中区建筑特色明显,设施功能完善,整体形象优美,用地节约集约,无违章搭建,居住集中比例达到50%以上。(2)道路硬化。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全面实施到位。

  (3)村庄绿化。村主干道两旁、河道两侧和居住集中区内生态绿化、美化工程全面达标。(4)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居住集中区等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

  (5)河塘净化。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河岸整洁、淤泥清理、水体保洁等整治工作全面达标,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6)环境优化。

  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农户自来水普及率、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8%以上。

  5、管理民主:(1)坚持民主选举。积极推进村级党组织公开直选,村民委员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民主选举,村民对村级领导班子满意率达85%以上。(2)坚持民主决策。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内重大事务坚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决策程序规范,村民知晓率达80%以上。(3)坚持民主管理。

  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健全民主理财活动,村民代表或股东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活动率达80%以上。(4)坚持民主监督。全面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按季实行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以上五个方面28项指标考评达标的得分,不达标的不得分,其中“社区整洁”必须在创建省级卫生村达标的基础上进行考评,考评总分满80分的,则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评对象。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处于全市镇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

  1、全镇有科学编制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镇域规划,并坚持按规划组织实施。2、全镇有2/3以上的村达到示范村争创标准;3、全镇人均GDP达到8万元以上;4、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6、达到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标准;7、达到国家级卫生镇标准。以上七个方面全面达标的镇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参评对象。

  三、工作要求1、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组织推进。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办公室(简称市争创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市委农办,具体负责争创示范镇村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争创工作顺利推进。各市(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争创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制定政策措施,积极组织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强烈的争创工作氛围。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做好舆论宣传,加强各种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和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四尊四创”精神,积极参与现代化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3、把握关键,精心组织。全市从2006年起,每年将全面考核评定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示范村由村申报,镇和市(县)区初审通过后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由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凡达标的村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示范镇的考评在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进行,经申报、考评和确认,凡达标的镇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各市(县)区要围绕到2010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部署,每年都要制定争创工作目标,做到试点一批、争创一批、达标一批,把争创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年初,各市(县)区要把争创工作计划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对争创对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4、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级要建立健全争创工作考评机制,加强各项工作的考核监督。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实施细则。统计部门要建立与考评工作相适应的统计监测制度。要建立定期跟踪考核工作机制,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年中进度检查、年末考核评估相结合,推动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确保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