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山碧水绘林城——看贵阳市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10:33 贵州日报

  曲径通幽,黄叶纷飞,溪水潺潺,绘就了花溪平桥“黄金大道”的如画美景。这里曾经是最受贵阳市民青睐的休闲旅游胜地。而在“黄金大道”摆摊的小贩们却说,现在前来游玩的市民明显少了。

  “过去老百姓就近旅游的场地屈指可数,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园林增加让市民出游有了更多的选择!”贵阳市林业绿化局负责人一语中的。

  2001年,当“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时,与会专家寄语:林城建设大有可为。但那时“林城”的概念在许多人听来尚属陌生。

  2005年,贵阳市有关部门民意调查表明,市民对“林城”概念的知晓率基本达到100%,大部分市民在介绍这座城市时都会引用“林城”、“生态城市”等词汇。不仅如此,调查还显示,有超过70%的省外游客在饱览贵阳景致后认为,绿意盎然的贵阳市与“林城”这一称谓完全相符。

  “十五”期间,贵阳市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的新理念。该市按照城市森林建设的基本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突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确立了“环境立市”和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发展战略。

  5年来,贵阳市生态建设好戏连台。

  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在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的同时,着重抓好环城林带的保护和第二环城林带建设,推进老城区和金阳新区的绿化美化。先后实施了“南明河三年变清”工程和沿河景观改造,机场路、花溪大道、贵遵路等高等级公路沿线相继披上绿装。

  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十五”期间,贵阳市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了重点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据统计,5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近55万亩,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1.3万亩。同时,抓住国家林业局把我省作为省级联系点的机遇,积极引进韩国、日本援助资金,分别在修文县和花溪区等地实施石质荒漠化造林示范项目和中日合作造林项目,有力带动了全市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了林业建设和管理水平。

  随着“林城”理念深入人心,为家乡披上绿衣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十五”期间,贵阳市实行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由市绿化委员会印发《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做到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化,对郊区实行就近承包荒山义务植树,并负责包栽、包活、包管护。同时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将磊花路、贵黄路和贵阳新机场外围荒山等划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党政机关和部队上山义务植树。近年来全市共培育“青年林”、“八一林”、“政协林”、“党员林”等义务植树基地9700多亩。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南明河污染问题,从2002年起,贵阳市在南明河流域上游8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累计植树造林8.25万亩,使南明河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和源头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城市中心沿河两岸实施了大规模的景观绿化建设,完成滨河帆影广场、人民广场、甲秀广场等景观整治工程,绿化面积近45万平方米。在一中桥至南明河段设置了展现我省民族风情和秀美山川的大型浮雕,在南明河沿岸形成了都市绿化景观长廊。

  据有关部门最新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南明河上游监测断面已基本实现Ⅱ类优良水质。

  此外,全市还投入2.5亿余元在南明河上游、麻堤河和南明河城区段建成近30公里的截污沟。继小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清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后,二桥、花溪、金阳新区的污水处理厂相继动工,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达到2.5万吨、4万吨和5万吨,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贵阳市积极实施中心区域绿地扩建工程。近年来城市绿地每年以30万平方米以上速度增加。在市区24条主(次)干道上调整补种大规格行道树,先后引进香樟、银杏、杜英等树种7000多株。通过实行“绿色图章”制度,对城市工程按照规定办理绿化配套手续,确保项目建设与环境美化同步进行。目前,贵阳市中心区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5.15平方米。

  按照环保生态型园林城区的规划要求,绿化带建设同样成为金阳新区发展的重头戏。在新区,原有树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各居民区也结合花园式园林小区的标准进行绿化。目前,金阳新区已建成的主、次干道均配备近10米宽的绿化带,道路两边建设宽20余米的绿化带,新增绿化面积82.

  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0%以上,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园林新区已现雏形。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总体目标,目前贵阳市正大力实施第二环城林带建设,通过二环林带加大郊区和农村绿化力度,实现“引森林进城,让园林进村”的目标。截至2005年8月,第二环城林带已营造公益林23万亩,成活率达到95%。

  建设森林城市需要建管并举。为此,贵阳市不断健全城市绿化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了《贵阳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环城林带保护办法》等地方法规,使林城建设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

  在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一座满目葱茏的森林之城正在崛起。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十五”期间累计投入绿化资金4亿多元,新增绿地面积248.2万平方米,辟建公园绿地1000多公顷,义务植树2000多万株。森林面积和覆盖率、活立木蓄积保持稳步增长,有林地面积由“十五”计划初年的313.7万亩增至2005年的369.61万亩,年均增加11.2万亩,成为全国惟一获“绿化模范城市”的省会城市,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作者:王利元 肖磊 王太师 项开文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