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晋江有这么一所小学校把高甲戏搬进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0:00 东南早报

  晋江有这么一所小学

  新年伊始,泉州申报的高甲戏入选文化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中。据悉,公示结束后,入选的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将因列入名录而得到国家重点保护。

  高甲戏系清乾隆年间在泉州一带流行的戏种,融梨园戏剧目和表演方法发展而成的

地方戏种。

  随着岁月流转,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娱乐项目丰富,高甲戏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野。在这种背景下,晋江象山小学把高甲戏编入校本课程,成立高甲戏剧团,将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融入校园文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象山小学现有学生350多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段都有学生学习高甲戏。学校成立了高甲戏剧团,校长杨焕然、教导员吴爱双、总辅导员林桂花三人成为这个剧团的核心领导。学校通过邀请象山社区剧团演员为老师、学生传授高甲戏知识。

  “社区剧团演员到学校教老师和学生,并定期到学校进行艺术指导。”杨校长说,老师和学生一起向剧团专业老师求教,老师对知识吸收快,再将知识逐个教给学生。等整出戏剧排演完了,再请社区剧团来进行艺术指导。

  通过几年的教学积累,现在学校小高甲剧团已能完全承担每一场戏剧演出,戏剧前台和后台学生都能承担下来。

  2

  “高甲戏走进小学课堂,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戏剧文化,成为象山小学特色所在。”象山小学高甲剧团课外辅导员林金杯说,学校将自己排演的剧目在街道参加文艺汇演,每次都能拿到奖,得到了各方肯定。

  当初,他和杨校长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建议在学校里组建这个小高甲戏团,演绎象山社区世家高甲戏戏风。没想到一开展这课程,就吸引了不少学生,也成为学校的“招牌菜”。象山社区现有艺芳高甲戏剧团和福联兴高甲戏剧团,有很多演戏世家,深厚的高甲戏底蕴为象山小学“招牌菜”提供了营养。

  九年前,象山小学把高甲戏知识带进了学校,并进行零星的传授;到了1999年,学校将高甲戏编成校本课程,列入学生日常课程中。现在学校高甲戏剧团有70多名成员,其余则在课堂上进行零碎的教学。

  3

  林玲玲,象山小学六年级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且也很有演戏天赋。别看她拥有漂亮的脸蛋,担当起高甲戏中的丑角,简直无可挑剔。

  高甲戏人说:“无丑不成戏。”高甲戏角色以丑角表演为突出,大体上分为男丑和女丑。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生活情趣,活泼轻快,讲究弹跳力、舞蹈性,夸张而又真实。

  “我很喜欢高甲戏,增加我的知识,锻炼我的胆量。”玲玲说,她从四年级开始参加学校高甲戏团兴趣课程,没有想到一学就放不下。平日里,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她总会抓住空余时间,不断地重复演练着老师教给的每个动作。“升初中后,我还要继续学”,学习高甲戏与学习并没有冲突,反而长了不少知识。

  林桂花老师说,玲玲这学生本身有兴趣学,能较大胆地接受扮丑角。学习高甲戏一年多来,艺术成绩不错,功课也没落下过,她很有演戏的天赋。

  4

  当然,在倡导乡土文化进校园的同时,高甲戏在象山小学传承,也是步履艰难。“请剧团专职演员要资金,道具、服饰也要投入。”校外指导老师陈清览说,学校缺少高甲戏老师,聘请一些剧团老师做专业指导,这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学校经费很有限。

  “资金投入有限,有些家长不理解学校开高甲戏课程,老师也感到为难。”杨校长说,有些家长担心小孩学了高甲戏,会耽误学校的正常课程;但事实上,参加学习高甲戏的学生成绩并不差,反而多了一项才艺。

  “高甲戏也是一种艺术。”总辅导员林桂花说,高甲戏受现代舞蹈、娱乐等影响,有时在喜庆的日子里演出,看台下大多是一些老人。“年轻人接触得不多,老艺术需要传承。”真担心这种传统文化会遭到冷落,向学生、年轻一代传授高甲文化艺术更是一种责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