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救死扶伤”是不是乌托邦(圆桌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2: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近日,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成为今年十大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卫生部要求控制大医院规模,对公立医院开办特需医疗服务进行干预,并严禁医生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吴教授:救死扶伤是医疗工作者的天职,但现在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老百姓看不起病,交不起医药费只能开溜,而医院屡次被动“买单”后只能“见死不救”了,因为医院也要生存啊。这是一个社会诚信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变的。在国外,由于社会公益金的保障,他们既有昂贵的私立医院或私人医生,也会有带福利性质的公立医院,让贫穷的人能够看得起病。这就是社会制度的保障。我们现在的医疗也只能解决一般性的小病,遇到重特大病症,要么眼睁睁地等死,要么就是卖房子卖地,倾家荡产。卫生部强调危重病人应先救治再结算,中央下达政策对发达地区好办,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可能就会有难度,符合国情的不一定符合下情。另外,由卫生局来监督下属医院,这个关系也不“顺”,毕竟是自家养的“儿子”,“老子”的板子还是舍不得下。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就一定要设立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

  南京市五塘小区502室徐女士:我觉得这次卫生部出台的几个方案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也是人性化的表现。前几年,我们的医疗改革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因为药价越来越贵,看病越来越难。不管有理无理,交了钱再说,导致老百姓有了病不敢看,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每次看到那些得了绝症的病人只能等死,就会难过,像我们南京不少市民也会去给他们捐款,但老百姓的力量毕竟有限,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社区设立医疗点的确不错,能够解决大部分市民看病难的问题。但不能把好医生全部都放在大医院,社区医疗点的医生技术也要过得硬,不然,市民不信任社区医生的医疗技术,这个医疗点又会变成“摆设”。

  南京市四牌楼116号钟先生:现在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价格越来越贵,但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想选择医疗条件差一点、花钱少一点的的自主性却没有。现在老百姓看病是被迫“高档化”。我老婆去年在妇幼医院生孩子,条件好的单间排队给医院“送钱”都住不上,当时还有一位有钱的主儿为老婆生孩子买了10万元的单,让我们穷人自愧不如。我想,我们能否把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让穷人看病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另外要加大对社区医疗点的投入,我认为市民还是应该养成到社区医疗点看病的习惯,这是一件好事。但医疗部门要加大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让市民享受到便捷、有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不是到大医院“扎堆”。

  南京臻巷23号周小姐:现在的药方代表和医院的私下交易太猖獗,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有什么办法能够控制医生开“回扣药”是最主要的。报纸上也经常登病人到了医院,若是差一点钱都没有医生来救,家属怎么求都没用,有时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咽气。我父母年纪大了,他们还算比较开明,自己立了遗嘱,希望病重时能够实施“安乐死”,减轻痛苦和子女负担。但做子女的怎么可能看着父母“安乐”而无动于衷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人力、财力都耗不起,光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一定要由政府为市民提供完善、有效的医疗机制和医疗保障。我们社区就有医生,但无非就是为老人量量血压罢了,真正有病还是到正规医院去看比较放心。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09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