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候也是一种文明(记者述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2:27 人民网-华南新闻

  1月6日至8日,寒流突袭南粤大地,广州最低气温骤降到5℃。随着红色寒冷预警信号的发布,广州市1187个“星光老年之家”自动启动避寒功能,随时恭候需要避寒的老人和低保户入住。然而这项新出台的福利措施却遇到小小的尴尬:寒夜里上千家“星光老年之家”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但大多数门可罗雀。

  记者近日走访海珠、荔湾、越秀区数家“星光老年之家”后发现,白天这里人声鼎

沸,老人们聚集在一起下棋、打牌、喝茶、聊天,但当夜幕降临,老人便陆续散去,尽管“星光老年之家”里各种御寒用具一应俱全,但它们与在此守候的社区工作人员一样鲜有用武之地。

  在“星光老年之家”里增设避寒避暑功能是一个新尝试。通过发行福利彩票获得公益金支持,3年来广州累计建成1187个“星光老年之家”,覆盖全市70%的社区;近期相关部门又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100万元,购置了防寒避暑用品,一旦气象部门发布红色低温、高温警报,“星光老年之家”的避寒、避暑功能就会自动启动。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星光老年之家”首次开启避寒功能便遭遇冷清。对此工作人员的解释是,首先,这是一件新鲜事,社区很多孤寡老人并不知道怎样去寻求避寒帮助;其次,最近一段时间,街道及相关机构已将一批御寒衣物发到困难户、低保户手里,一般的家庭并不缺乏御寒物品;再加上近日遇到红色低温警报,1000多家“星光老年之家”同时开启御寒功能,如此一来大部分鲜有人登门也就不足为奇。

  近年来,广州市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模式有了很大改变,许多市民都深有感触。有市民对记者说,如果能充分发挥庇护所深入社区的特点,鼓励社工们主动走出大门,把在寒夜中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体主动迎进门,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造福无穷的事情。即使通过种种努力也等不来“寒士”登门,只要他们在庇护所里坚守着,这就是人间温情,这就是城市文明。

  《华南新闻》(2006年01月09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