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休戚与共整十载 都市报老读者回家省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2:4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张洁 李慧敏)当周竹其老人小心翼翼地展开珍藏整十年的第七期《燕赵都市报》时;当张宏秋阿姨为记者展示她家10年时间制作的114册珍贵剪报时;当每天听着姥姥读都市报长大的11岁的小韩菲诉说要当报人的理想时……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被激励。1月5日,1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都市报读者作为读者代表来到报社,与编辑记者共叙十年深情,每一位读者都那么的喜出望外:“回家的感觉真好!”

  读者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一一诉说着与本报结缘的经历,参加座谈的编辑记者们被他们经久不变的“都市报情结”深深地打动了。本报副总编辑杨正犁感动地站起身,代表全体都市报人,向都市报的读者代表,并通过他们向本报的百万读者致谢。

  十年前,当都市报高举起“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这面旗帜时,便与广大读者结下不解之缘。十年间,记者编辑们穿梭于市井间采集百姓故事,体贴百姓生活,“有事找都市报”已成为口碑。省委书记白克明在本报视察时曾说:“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十年间,支持我们前行的便是我们身后的百万读者。

  当读者代表们走在采编大厅里看到一面面锦旗时;当听完本报编采人员的介绍,经过实地参观,终于闹明白报纸是经过怎样的过程最终来到自己手中时……王德彰老师的一句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都市报历尽艰辛才取得现在的荣誉,这不是想像,也不是吹出来的辉煌。”

  读者代表把都市报当成了自己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谈自己的感受时,真诚坦率,没有丝毫的客套。在肯定本报成就的同时,也对本报版面设置、内容编排等很多具体的细节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希望我们增加更多与读者互动的内容;再比如,希望记者更加深入一线,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了解居民、少年儿童的所思所想等。本报与会人员都认真地记录下来,这些中肯的建议将成为本报今后改版重要的参考。

  本报副总编辑在座谈会结束时表示,百万读者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敬业乐业的原因。生活在前行,一切会变得更好,但不改的是我们的新闻理想,不变的是读者对我们的期望。

  

休戚与共整十载

  ▲周竹其老人在展示10年前的都市报。

  

休戚与共整十载

  ▲老读者们在本报编辑部参观编辑的工作流程。

  

休戚与共整十载

  ▲老读者们在本报编辑部参观。

  

休戚与共整十载

  ▲老读者们在参观本报的业绩评榜。

  

休戚与共整十载

  ▲读者李建峰一直关注本报有关丢井盖的报道。

  

休戚与共整十载

  ▲小记者和大记者在交流。

  10位老读者10段不解缘----本报老读者受邀"回家省亲"

  本报记者李慧敏 张洁/文 孟宇光/图

  ■新闻提示

  1月5日,10位来自全省的老读者汇聚《燕赵都市报》,在本报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的时刻受邀"回家省亲",每一位读者都怀揣着一份感动,一份祝福……

  ■周竹其:(退休干部)

  □寄语

  我不但愿意当都市报的读者,还愿意当都市报的作者。

  祝《燕赵都市报》越办越红火!

  □读者情缘:

  1996年2月19日,春节,一封写给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好友的信件,刊登在本报"爱心大传递"栏目里,不久,两位走过半个世纪的老友终于重逢了。

  写信的人正是周竹其老人,上世纪50年代,周竹其的同班好友因政治运动被逼出走,自此杳无音信。1978年后,终于得知好友的下落,两人开始书信来往。1996年冬天,《燕赵都市报》首次发起与读者互动活动"爱心大传递",为读者免费刊登写给亲友的信。周老把写给老友的信寄到了本报,自此与本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周竹其真诚地说:"都市报10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声望越来越大。我希望不论都市报的名气有多大,还要一直保持原来的味道!"

  ■王风强(打工者)

  □寄语

  《燕赵都市报》帮助弱势群体的平台,看《燕赵都市报》生活更美好!

  □读者情缘:

  "我是都市报的忠实读者,在我遇到困难时,不自觉的就想找她帮忙,谢谢都市报对我的帮助,帮我把心爱的蚕宝宝找到了'代理妈妈',我还通过都市报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2005年春末,当因工作忙无法照顾手上十万多条蚕卵时,王风强心急如焚。他第一个就想到了《燕赵都市报》。《十万多条蚕宝宝找"代理妈妈"》的报道很快见报,终于,十万多条蚕宝宝找到了新家。

  王风强说:"我觉得都市报总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办,非常贴近百姓生活。"他希望都市报以后要坚持做这样的报道,多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的生活。"想说的太多了,总之一句话,感谢《燕赵都市报》!"

  ■肖晖(石家庄市供水公司)

  □寄语

  我对都市报的感激是无法用简短的言语来表达的。我只想在这里对都市报、对都市报的所有编辑、记者真诚地说声:谢谢!我更想告诉都市报,你永远是我的挚爱,我永远是你忠实的读者。

  □读者情缘:

  一位心中常存感激的年轻母亲,感激父母的教养与爱护,感激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而对《燕赵都市报》,她怀有另一种感激。

  1999年大学毕业时,与《燕赵都市报》第一次亲密接触后,肖晖就被这张报纸深深地吸引了。而与都市报情缘加深则是通过自己的儿子。

  2004年,肖晖成了年轻的妈妈,《都市时讯》的亲子版面她每期必看,各种亲子活动她总是早早地给儿子报上名。当儿子比赛获得名次、被评选为可爱宝宝的时候,肖晖与儿子一起体验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1月5日能作为读者代表"回家看看"让肖晖非常激动。她说,都市报已走过了10年的风雨路程,这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她称所有比她订阅早的读者朋友为"前辈",她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都市报,我依然会是都市报的忠实读者!"

  ■李建峰(退休高级工程师)

  □寄语

  燕赵都市报

  天天早知道

  良师和益友

  终生离不了

  □读者情缘:

  "无盖井黑色档案,设计的动力之源,杜绝马路血盆口,全城市民尽开颜"。这是李建峰将本报几年来关于无盖井的50余篇相关报道剪报装订成册后,在封面上的题字。自《燕赵都市报》创刊以来,李建峰一直订阅至今,每日必读。他最关注"丢井盖"的报道。几年来,他将"丢井盖"的报道全部剪切下来,装订成册,建立了"无盖井黑色档案"。

  李建峰说,正是都市报的篇篇报道,激发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几年来,李建峰经过认真钻研,终于设计出了"防盗防压翻井盖"系列以及路边排水防盗井盖,为省会杜绝丢井盖贡献了力量。

  ■张旻

  □寄语

  燕赵大地一纸风行,油墨飘香

  都市报道十年耕耘,铅字吐兰

  □读者情缘:

  "在我生命中最灰暗、无助的时刻,我结识了《燕赵都市报》,是她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使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感谢《燕赵都市报》!"张旻的言语中透着感激。

  19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年仅20岁的张旻患上了半身不遂,永远失去了健康,张旻的生活从此变得暗淡无光。10年前,哥哥为他订阅了《燕赵都市报》,《燕赵都市报》自此成了张旻的良师益友。

  为了向父母和关心他的人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人,几年来,张旻在《燕赵都市报》上发表了20余篇文章。

  张旻告诉记者,最近,都市报开通了短信互动平台,他特别高兴,广大读者以后就可以通过发短信与都市报沟通了。他希望都市报再增加一些与读者沟通的栏目与平台。

  ■韩菲(小学生)

  □寄语

  《燕赵都市报》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记者梦的发祥地。

  正值创刊10周年之际,我祝愿《燕赵都市报》越办越好!

  □读者情缘:

  11岁的小姑娘韩菲可不是头一次"回家"了,作为都市报的"小记者",她称都市报是她的第二个家。

  "听着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读者们的讲述,我的思绪也不禁回到了从前。那时,小小的我经常听姥姥读报纸上的故事,伴着它,步履蹒跚的我一天天长大。两年前,我信心十足地参加了都市报小记者的招募活动,并一路过关斩将,'打入'了《燕赵都市报》。在大记者的带领下,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并发表了不少文章和报道。因此,《燕赵都市报》可以说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记者梦的发祥地,我爱都市报,她如同我的第二个家……"

  ■王德彰(《乡音》杂志社编审)

  □寄语

  坚持"三贴近",情系千万家。

  □读者情缘:

  读都市报是王德彰老师每天必做的事,10年不变。他总结自己喜欢都市报的理由有三个:一是亲和力强,都市报是真正为普通百姓办的报纸,定位准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信息量大,每天几十个版面,省内外、国内外的大量信息及时而准确地报道出来,读报天天有新收获。三是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是编杂志的,他对都市报的读书版、文娱版、尤其是新闻周刊的专题策划---城市艺品、发现和风物版的大块文章格外关注。

  因为职业的原因,王德彰老师经常给报社挑错别字。因此他也认识了很多编辑记者,受到都市报从老总到编辑的尊重,被大家称为"编外审读"。

  ■张宏秋(退休干部)

  □寄语

  都市报纸进万户,

  男女老少争相读,

  良师益友请到家,

  终身受益情感笃。

  □读者情缘:

  74岁的张宏秋老人被孙子称为"报纸杀手",因为她每天要将都市报"肢解"---剪报,到最后每张报纸都是所剩无几。

  在张宏秋家,记者看到了被她分门别类装订成114本的剪报,着实震撼!剪报册大小各异:最大的有8开纸大,最小的只有巴掌大小。内容涉及:小说连载、健康、餐饮、社会扫描等等。为了查询方便,她还特别备有查询目录。

  张宏秋告诉记者,10年前她订的《河北日报》里夹赠了一份《燕赵都市报》,读了几天就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就开始订都市报,至今整整10年。"都市报使退休后的我不至于落后于时代"。

  都市报还激发了张宏秋的写作欲望。1997年8月,她的稿件《花坛、草坪、保洁箱》刊登了出来,给了她极大的信心。10年间,都市报共刊登她的文章37篇。

  ■艾荣云(唐山社区情景剧群众演员)

  □寄语

  贴近生活,关注大众!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祝《燕赵都市报》越办越好!

  □读者情缘:

  "我今天的感觉是:回家的感觉真好!"1月5日,当乘夜车从唐山一路风尘赶到都市报时,艾荣云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说起与都市报的情缘,艾荣云深有感触。前阵子,本报冀东版在唐山征集群众演员,艾荣云带着自己写的剧本前去报名。"社区情景剧表演在唐山非常受百姓欢迎,因为这些剧目全是百姓自己写自己演的身边事。"

  他将随身携带的演出照片发给大家。照片上,演员的投入与观众的大笑一下子将情景剧生动的现场展现在大家眼前。大家仿佛置身于一片欢声笑语中。艾荣云说,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举行。

  ■王文静

  □寄语

  王文静:野火烧不尽草根,又是一年春风!

  吴振河:十年风雨见真情!

  □读者情缘:

  一个年轻的自由撰稿人,一个闯进城市的乡下年轻人,历经几年的打拼终于有了稳定的生活。这些年来,是《燕赵都市报》一直鼓励着她执着、坚韧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这个人就是王文静。

  王文静最喜欢本报的《都市广记》和杨瑞霞主持的《人生采访》栏目。多年来,是《燕赵都市报》陪伴着她度过每一天。如今,王文静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路,一直给本报及其他杂志报刊投稿。

  1月5日,王文静在丈夫吴振河的陪件下来到都市报。吴振河是保定某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都市报的忠实读者。他说,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喜欢文字的人,对都市报更是情有独钟。

  夫妇俩表示,多年来,他们一直自费订阅都市报,是都市报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亲人"回家"格外亲

  本报记者张洁 李慧敏

  积蓄了10年的情感一朝得以畅叙,那是一种怎样的亲近呀!

  一进"家门儿",小伙子王风强就提出要见记者王立坤:"是她的一篇报道让我的十万只蚕宝宝在全国各地找到了'代理妈妈'"。王立坤一个劲儿地夸王风强,说他为寄那些"宝贝"花了不少钱。不过风强倒不觉得亏:"我现在还和那些人有联系,都成好朋友啦。"风强还说,记者刘丽普关于承德残疾女罗爱群写出14万字自传体小说的报道,在他与罗爱群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风强告诉我们,他现在每天都会和罗爱群通一次电话。

  小韩菲一到报社便与本报记者马利形影不离,她称马利是她的"同事",因为马利曾指导过她写作:"她是姐姐记者,我是小记者。"

  因病致残的张对第一次编辑他稿件的黄英爽编辑念念不忘:"如果说10年前订阅都市报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那么,之后我的投稿被刊登则树立了我生活的信心。"英爽抑制不住的激动:"我现在都不做副刊版了,你还记得我……"

  有20年飞行员生涯的李建峰,拿出自己装订的"无盖井黑色档案"说,这里汇集了无盖井的报道50余篇。他告诉大家,这一切促使他设计出了"防盗防压翻井盖"以及路边排水防盗井盖等专利技术。

  张宏秋老人看到都市报的工作环境后说,好多年前我到都市报时,你们还在一个小旧楼上,办公环境相当艰苦。

  艾荣云更是将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通过本报冀东版组织的社区情景剧激情奉献出来。他说:"我和冀东那边的编辑记者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准备情景剧,这些短剧我们百姓自己写、自己演、自己看,紧扣百姓的心。"

  喜欢看"人生采访"的吴振河与王文静夫妇来报社之前就表示非常想见到杨瑞霞记者。当见到特意从外地赶回来的杨瑞霞时,他们非常高兴:"社会需要这样的情感关怀与温暖。"并特意请杨瑞霞为他们签名。

  当《乡音》杂志社的编审王德彰来到报社时,综合出版部的副主任王宏丽热情地向王老师转达了编辑中心所有编辑人员的谢意:"感谢王老师这些年来对我们工作的帮助与支持。"

  亲人相见叙亲情,肖晖和见到的编辑记者热情交流,她还非常喜欢小韩菲,拉着小姑娘一个劲儿地问这问那。

  尽管见面是短暂的,但大家坚信,都市报与广大读者的亲情必是地久天长……

  ●都市报人感言

  我们会做得更好

  ■蔡晓辉(时评副刊部主任):

  王德彰老师说,时评的文章紧抓社会热点,对新闻的反应速度快,不乏有深刻见解、给人启发的好文章,他身边的许多人都很爱读。刘风强读者说,时评许多文章针砭时弊,替普通人讲话,他们很爱读……我首先要对读者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像热爱自己的报纸一样爱护都市报。

  在对社会的感受和判断上,我并不认为坐在办公室里的报社编辑一定比普通的读者高明,他们对报纸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也真诚地提出了许多建议,我都认真地记录了下来。

  会场的条幅上写着"欢迎读者回家",我的感受却是,自己才是那个真正回家的人。读者们的建议和热情会让我思考,报纸是要办给谁看的。

  ■王宏丽(综合出版部副主任):

  参加座谈会的几位读者代表对本报的国内国际新闻给予了好评,说我们的国内国际新闻语言风格很特别,现场感强。读者读起来,就像亲临了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知道,这些溢美之词的背后是读者更加殷切的企盼,是希望我们做得更好。

  10年来,我们的报纸是在读者关注的目光中成长的,而我们这些出版部门的编辑们更是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读者的关爱。就拿王德彰老师来说,这么多年来,他坚持仔细阅读我们的每一期报纸,发现了错别字,他都会非常认真地挑出来,并注明正确用法,阶段性地整理成一叠一叠文字,送到编辑部。还有成千上万的读者积极参与我们每月一次的"挑错行动"。这些"挑错成果"已经成为读者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厚礼。我们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将您这10年来的关注化作一种永恒,一如既往地垂爱于我们这份为老百姓办的平民报纸。

  ■杨瑞霞(《人生采访》主持人):

  我感受到了读者对《燕赵都市报》、对我们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发自内心的爱和关注,也感受到了我们自己对读者真诚的爱和尊重。

  《人生采访》是一个让你说话,让你说出心里的话,让你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最大限度地袒露你的内心,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寻找和探访人生中那些被遮蔽的真相,从而让我们活得更清醒,也更幸福。

  感谢4年多陪我走过一程又一程的读者,他们是一群有思想、重感情,在尘世中认真生活的人,是一群热爱思考、直面自己心灵的人。拥有这样一个读者群是《人生采访》的幸运。

  正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才渴望真情;正因为每个心灵都很孤独,我们才寻找同类,并且渴望得到认同。希望《人生采访》是一个温暖的所在。

  爱是什么?爱,意味着无限的耐心,永远的信任和永不衰减的希望。

  让我们做得更好。

  让爱与我们同在。

  ■刘丽普(机动记者部记者):

  在数百万的读者中,有人记得我的名字,还想与我见面交流,这本身就让我感动不已。其实,我每时每刻都在被我们的读者感动着,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期望,也促使我在努力地前行,因为读者的需求,也是我们的追求。

  我来都市报的这些年中,更多的时间是做编辑,最初和现在是当记者。回想起来,最初半年的记者生涯,可以用"简单"两个字来表达,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做了5年多的编辑后,我又转为记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新闻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满足于新闻事件的表象,开始挖掘和思索新闻背后的东西。主要由我采写的"刘晓静事件"一度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其原因是该报道没有满足于事件本身、被动地静观新闻的发展,而是主动关注了我们身边的"公共安全"以及政府对此应该承担的责任等,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触动了政府职能部门。

  我会继续努力!我们会做得更好!

  ■王立坤(时讯热线部记者):

  10年坚守一份报纸,从其创刊至今仍旧难改初衷,这是怎样的一份执著!一份信任!一份感情!1月5日下午与来自全省的10名读者代表见面时,他们的这种精神震撼了我,他们对都市报的热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让我自叹弗如的同时也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这新年伊始之际,衷心地感谢你们---可亲可敬的《燕赵都市报》的数百万热心读者!你们的这份热爱让我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黄英爽(前专副刊部编辑):

  我离开专副刊部将近3年的时间了,原以为已经远离了那群读者和作者,可他们还记得我,还记得我做编辑时组织的一些征文和一些小栏目,这让我感到意外,更让我感动。读者的信任、关注和支持,将化作绵绵不断的动力激励我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尽自己所能,给读者提供更实用的新闻和资讯。

  ■马利(专刊部教育记者):

  说起来非常惭愧,与这10位老读者相比,我是与都市报结缘最晚的了,11岁的小读者韩菲都有9年的都市报情缘了。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同事张洁去拜访老读者张宏秋阿姨,看到了她历经整整10个年头缀合成的114本都市报剪报,回到报社后一直在感动:"不努力就对不起老人的这份热情"。

  我从读者的关爱和同事们的感动中知道,这份报纸不只传递信息,她还承载了绵长的情谊。作为一名最不起眼的小记者,我感到的是更大的责任,那就是认真写稿子,让报纸成为更多读者的牵挂与最爱。

  (本报记者张洁、李慧敏/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