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年股市高开,你心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3:12 新闻晨报

  ■主持人的话 新年伊始,股市“开门红”。让那些对股市心灰意冷许久的人,心情开始回暖,对2006年的股市另眼相看。捂了好几年的股票,或许有望在今年解套。以前抛房买股的悲痛,或许今年能够平复。铁定买不起房子的闲钱,刚刚拿到手的年终奖,或许可以尝试投资股票。你对2006年的股市有所期待吗?你的心情指数会随着股指涨落而起伏吗?

  从股票基金分享收益

  □Keve n26岁理财网站编辑

  我这个人投资比较保守,对我来说股票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投资领域。大学读金融的时候,砸钱在股票市场上玩转了2年,我觉得不管输赢,我已经从炒股中学到了自己想要学到的知识,决定及时抽身。

  我摸索了一圈,觉得还是投资基金比较适合我。基金相对股票来说,风险小许多,相对银行利率来说,收益又要高出一截。今年的股票行情,虽然开头涨了两天,接下来依然生死未卜,我个人并不太看好。你看,业绩漂亮的股票都跑到美国、香港、新加坡上市了,留下来的真正的绩优股不多,这很难在一年半载里得到改善。大盘难大起,中小企业板块、某些个股行情还是有上涨空间的,但自己投资日日关注,花费的经历实在太大,我宁愿选择几个股票基金来分享2006年股市上涨中的收益。股票基金的涨跌没有股票那么大起大落,属于较平稳的投资,我也不必天天关心紧张股市的起伏了。

  况且我也老大不小,有了点积蓄,有把大笔的钱聚集起来给自己买间小屋的打算。目前,安居对我更有吸引力。

  对股市我谨慎乐观

  □章章31岁工程师

  2005年的股市只有股改的平稳进行,没有惊心动魄的起伏,但是“七亏二平一盈”的总体结果是不能让投资者高兴的。2006年我国继续执行稳健的的经济政策,所以股市的前景也必将是平稳的,我对2006年的股市抱谨慎的乐观,不指望大赚一票。

  从我父亲一辈起,就有将手头余钱投资股票的传统,我继承了这一理财方法。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我这种股票投资并不着眼于靠短期炒作盈利,而是当作类似固定资产的长期投资,平时也不花大量精力投放在股市的起伏和股票买卖上面,只是业余关注一下而已。正是由于抱着平和的心态,加上我的股票不多,所以,虽然过去一年我的股票账面资产是亏了,但是不会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股指的涨落对我的心情影响也不大。相反,我相信股市有落就有涨,我国的经济前景是好的,股市总有一天转牛,陷在股市里的资金也总有一天重见天日。即使2006年股指起色不大,我也会坦然对之,就当对经济建设的贡献吧。

  看好大盘,助胜暗战

  □马女士52岁公司职员

  自从中国股市大跌之后,我们家的炒股联盟也开始随之解体。原本一家三口的钱都放在一起,齐心合力投资股票的,可是股票行情萎靡不振,我们家三口人的投资方向马上产生分歧。儿子转而投资比较稳定的基金。我和他爸依然坚守股票阵营,只是我们在大浪淘沙中淘中的股票完全不一样,于是我们决定分开股票账号,各自为阵。

  从2004年底开始,就有消息在说大盘要见底了,要涨了。我和他爸加倍关心行情,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涨落。很明显,只要看那天吃完晚饭,谁抢着去开电脑,看行情,就知道这天谁的股票行情看涨了;谁一直闷在那里做别的事情,说明那天谁的行情看跌了;要是我们两个都不开电脑,也就说明那天股票大盘不灵了。

  这两天我们家的电脑频频开机,说明股票看涨了。反弹已经说了2年了,估计今年应该有所建树了,配合那么多股改政策、利好消息,股市有回暖的趋势。虽不企望大盘能涨回2000点,把以前套牢的股票全解放出来,但希望它慢慢爬回1500点,能让我的几只股票挽回一些损失,在和他爸的暗战中能略胜一筹。我是看好2006年股市的,他爸炒股一直以稳健见长,至今还没发表意见,可能想看几个礼拜行情再做定论。

  任凭股指涨落,我心情依旧

  □张家咏41岁职员

  在股市里搏击已有10多年了,有赚有亏。尤其是近5年来,年年期盼,岁岁落空,但我的心情指数依旧,从不跟随股指上下波动,觉得心情指数随股指波动那太不值得了,所以今年股市“开门红”也没让我心情指数飚升,只是冷静对待积极参与。

  涉足股市以来,走过了幼稚到成熟、冲动到冷静的历程。记得起初投资股市时,盲目成份占据整个思维,人云亦云,喜欢跟着市场“小道消息”走,在股市上进进出出不计其数,看似很忙,结果却是被股市打得“头破血流”,没了方向,心情指数跌至“冰点”,几乎睡不稳吃不香,后来慢慢地从绝境中回过神来,感到如此下去不仅输了“血汗钱”又伤了“革命本钱”,不值得。于是,便从“知识就是力量”中获取把握股市脉搏的技能,虽然近5年来股市“重病”缠身,但我还能捕捉热点,这5年比起前5年赚得更“爽”。

  经过了股市上的风风雨雨,使我感到股市是种高智商的游戏,不能单凭“热情”,同时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必要让心情指数随股指涨落而起伏。所以,现在的我已将股市当作一种“通过股市来了解经济状况、通过经济趋势来预测股市”的工具,与自己心情指数完全不搭界,绝不会像5年前那样“心情跟着股指涨跌走”,股指再不会代表我的心情。

  看着别人玩心跳

  □徐先生28岁技术支持

  我一直坚持,对股票,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始终默默地关注它的涨跌起伏,每天我有空的时候都会看第一财经,随时了解每天的股市期市行情,但不进入。

  一则,2年前,股市低迷,在父母的强烈要求和大力支持下,我贷款买了套房子,接下来的日子,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用来偿还房子带来的负债了,所以手头上没有多少闲钱可以投资股票。二则,看了多年行情,自己分析下来,觉得现在的股市仍然只适合做短线,不能放长线。大家都是抱着赚一把就跑路的心态来做股票,没有一个长期投资的力量支持,这新年头两天的好转不过是暂时的飘红,持续不了多久。2005年我看着几个同事炒股票,简直是在玩心跳。去年大家都在传股市应该见底了,纷纷开始操作,准备小赚一笔。一同事股票买进马上涨到4.31元,我劝他见好就收快抛,他坚持要等到4.35元,他稍一贪心马上给他颜色看,一下子跌到了3.85元,后来又到了3.3元。一同事买了宝钢权证,心情整天跟着指数大起大落,钱还没有赚到呢,人已经被折腾得不行了,由于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最终选择及早退出。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实在让中小股民难以把握,都是大的机构投资者在进进出出。

  所以2006年,我依然会关注股市发展,它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风向标,玩心跳的事情还是让给别人去做吧。有时间精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玩短线或许会小赚一笔,打算做长期投资的,还需要等待时机。

  证交所成了我的寄托

  □老宋退休

  我原本对股票一窍不通,前几年退休了,孩子看我闲在家里没什么事,便鼓动我去证券交易所炒股票,说是不费什么劲就能抱个金蛋回家。我将信将疑,拿出两万块钱投资,心想就算赔钱也不至于倾家荡产。所有的入市手续都是孩子陪我办的,稀里糊涂我就成了股民。

  2000年我还真的挣了几笔,虽然不够抱个金蛋,一条金项链的钱还是有的。我尝到了甜头,就愿意天天去证交所看看。证交所里的老年人很多,大家都觉得与其在家里无聊,还不如去证交所和大家聊聊天,除了热闹,还有钱可赚。

  可是2002年以后,股票一路下跌,电子大屏上一片惨绿,吓得我把手里的股票全都抛掉了。不过养成了习惯,每天买了小菜依旧要顺路过去看看,和大家聊聊天。

  以后这几年,我在大家都以为该“见底”的时候,“抄底”买过两只股票,谁能想到都不是底,又继续下跌了,只好“捂”在手里。都说今年行情会好,我要看看我手里这两只股票什么时候才能解套。

  反正不管股市如何,我依然天天会去证交所,不买卖股票也可以见见那些老朋友,聊聊天。证交所好像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是我每天惦记的地方,成了我生活的寄托了。

  【我有话要说】

  ●在投资市场多元化的现在,我比较偏爱投资股票,它吸引我的是跌宕起伏和高风险。没有风险哪有收获和机会?去年年终结算的时候,我的投资中,有房产、基金、股票、外汇,但还是股票的回报率最高。虽然有时也要忍痛割爱,但是从长远来看,股票还是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只要保持冷静和不贪,选定一个股票,坚持住一定会有回报,凭着多年做股票的感觉,多关心股票的新闻,抓住股指的手,相信在今年,会有不错的收成。冬天即将过去,我们将拭目以待股市的春天。

  ———苏崎

  ●股市低迷很多年了,我手中还有不少亏损的股票,为了逐步实现扭亏为盈目标,我准备全面进行一番盘点,根据股票的政策面、基本面和技术面进行评估,有进有退,随波逐流,套出一部分资金,适当补仓,或增持准G股等比较有投资价值的股票。随着熊市的逐步离去,牛市的逐步临近,我要坚决摒弃垃圾股,理性投资绩优股、成长性股,适当延长持股时间,踏准股市波段节拍。我深信,今年一定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为大牛市的到来积极作好各方面准备。

  ———史志定

  ●股票套牢5年,我面壁5年,可以说真正弄清了。没进过股市的不要去玩股。

  ———述余

  ●我对2006年的股市依旧不看好也不期待。虽然有媒体的报道说“股市的冬天似有提前结束迹象”,虽然国内各大券商达成共识2006年股市将好转。可是毕竟在过去的4年里损失了太多白花花的银子,这个伤口还是很难平复的。不过经过4年的磨练,心情也变平和了许多,不那么冲动了,顺其自然吧。所以心情指数也不会随着股指涨落而起伏。

  ———Littlemouse

  ●最近发了年终奖,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不等着用。我准备进入股市,小试身手。

  ———刘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