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省已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 阳光洒进困难群体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3:5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我省已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 阳光洒进困难群体家庭
温暖撑起绝望的家庭

  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大床占去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房子中间悬挂着一个自制的吊环。一位40多岁的汉子坐在床头,用右手拉动吊绳,套在绳子另一头的左腿随着绳子上下晃动。

  “没有政府的救助,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就走投无路了。”昨天上午10时,正在进行恢复锻炼的郑州市民徐金龙激动地说。

  1999年,先是徐金龙妻子李红所在的企业破产了。2003年,徐金龙所在的企业郑州市塑料二厂也破产了。夫妻双双下岗后,妻子在一家医院打小工,徐金龙去某家电城当搬运工,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但生活仍然过得去。但2005年7月17日,干了一年多搬运工的徐金龙回家后,发现胳膊不能动了,家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脑出血引起的半身瘫痪。

  为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妻子不得不辞掉小工。徐金龙在医院一住28天,医药费花了两三万元。大医院住不起了,他转到一家小医院,又花了几千块钱。病情稍微好转,徐金龙就赶快出院。

  住院看病的钱是借的,女儿上学还得花钱,吃饭也成了问题,李红偷偷地哭了好几回。2005年9月,郑州市文化路办事处和金水区民政局得知徐家的情况后,及时为他们办理了城市低保手续。2005年12月30日,金水区民政局又为他们家送来了大病救助金5000元。从今年开始,随着郑州市低保金的提高,他们家每月的低保金涨到了660元。

  “现在家里的生活没问题了,吃药的钱也有了,女儿上学也免了学费,政府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说着,眼泪从李红的眼里流了出来。

  没想到还能住上恁好的房

  1月2日中午,郑州市金水区柳园口村。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别说盖房,连吃饭都吃不成啊。”86岁的老汉贾发妮拄着拐杖,指着新盖的房,激动地说,“没想到俺还能住上恁好的房子。”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家庭:10多年前,当小学校长的儿子去世后,留下了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和一个痴呆的儿媳。如今,两个年幼的孩子刚刚十几岁,一家人的重担仍让一个年迈的老汉承担着。

  2002年,郑州市金水区实行农村特困对象低保试点工作后,贾老汉一家成了首批低保对象。2003年,贾老汉一家每月享受政府低保救济,从2005年开始,低保费涨到每月280元,学校还免了两个孩子的学费。2005年夏天,贾老汉家的破旧堂屋被鉴定为危房,两间厨房又被雨水泡塌。民政部门拿出两万元,村里组织民工免费施工,很快,3间漂亮的预制板平房建了起来。

  如今,吃住不用愁了,看到孙子孙女一天天长大,贾老汉说,有政府的帮助,他相信这个家会一天天好起来。

  □记者夏冰文张鸿飞图

  承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使下岗职工、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弱有所助、困有所济。

  结果:我省已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

  2005年,全省各级政府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需政府帮建的15336户、30000间灾民住房;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2005年11月底,全省累计发放低保金8.7066亿元;省财政安排五保供养经费支出4.6242亿元,保障了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省52.22万户、105.67万名农村特困救助对象的救助证和救助资金发放基本到位;去年1至11月份,全省共筹集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41亿元。

  86岁的贾发妮老汉住上了新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