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乡村医生多些支持(人民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白剑峰

  卫生部首次表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信息似没有受到应有关注。乡村医生们已习惯了这种冷落,在会场如潮的掌声中,他们甚至显得拘谨而惶恐。

  其实,我们给乡村医生的掌声太少、太迟了。在城市人的眼里,他们是微不足道的

“小人物”;可在农村人的心中,他们却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乡村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半农半医,靠“一根针、一把草”治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赤脚医生”。他们曾和农村三级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

  即使在今天,乡村医生依然是“地位不高,责任不小”。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机构调查,农村地区53.5%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看病。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小小村诊室,就是他们的心中“圣殿”。在广袤的中国农村,82万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还承担着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他们用瘦弱的脊梁,撑起了保护亿万农民健康的千斤重担。

  可贵的是,这些乡村医生都有一颗“菩萨心”。他们收入微薄,却常常补贴更困难的群众。农民来到诊室,有钱给治,没钱也给治。有的欠账秋后还,有的干脆就免了。他们没有医生的“架子”,老乡有病喊一声,三更半夜也要爬起来。有时翻山越岭,有时顶风冒雪,只要救人一命,心中别无所求。河南省通许县有个老人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孤苦伶仃。村医马文芳把老人抱回诊所,每天打针换药、擦屎端尿、洗衣喂饭,没收一分钱,养了四年多。他说:“当医生,就在一个德。”在医德滑坡渐成社会痼疾的今天,乡村医生在缺医少药的农村支撑起一方蓝天。

  农村是我国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国情,农村的实际,决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乡村医生不仅不能退出历史舞台,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充当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但眼下乡村医生的境况却颇令人担忧。多年来,我国大多数乡村医生没有工资,仅靠微薄的收入维持诊室基本运转。他们不开贵药,不做大检查,不把眼睛盯着患者的“钱袋子”,想方设法用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为患者治病,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他们奉献很多,待遇很差,生活很苦。

  乡村医生替政府分忧,政府不能不为他们解后顾之忧。尽管他们已习惯忍受寂寞,但一个有情的社会不该忘记他们。有关部门不仅应考虑改善其待遇,还应为其提供基本保障,使其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同时,还应多为乡村医生创造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再回来,开阔眼界,增加本领,让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的乡村医生,不仅有踏实的生活依靠,还有一定的个人发展。

  希望对乡村医生的表彰成为良好的开端,就此给农村医疗更多关爱,给乡村医生多些实际支持。

  电子信箱:rmsp@peopledaily.com.cn

  来信请寄: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时评》专栏(邮编:100733)传真:010—65368684

  更多《人民时评》请登录人民网www.people.com.cn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9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