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珍自爱咱们的中国文化(今日新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叶文玲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词像“文化”这样有如此广大、如此驳杂的涵盖面;纵观世界,很少有一种文化能与根深蒂固、丰厚博大的中国文化相匹敌。

  有句古话叫“敝帚自珍”。勤俭节约的国人,更有凡事凡物“自珍自爱”的观念,

生活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可是,现在少数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却不是那样“自珍自爱”了。

  中国经济飞快发展、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中国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学习汉语渐成世界潮流、越来越多的老外以识得中文为荣时,我们的一些同胞却越来越看轻中国文化:将国内生产的饼干叫做“曲奇”;孩子不去“比萨饼”店或“麦当劳”店,似乎就不是过周末;“长寿面”早已让位于插蜡烛的蛋糕;在一些城市,圣诞节比春节还闹猛;情人节的“蓝色妖姬”卖到688元一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国外游历,我们常常为得见“唐人街”、“中华街”而不胜惊喜,可现在你在国内的大都市走一走,原有的带着中国文化味道的店名越来越少,代而替之的是不伦不类的洋店名,洗头坊、理发店、照相馆再冠以“泰式”或“日式”自不必说,就连酒店饭馆的包间,也标的是“巴黎”、“伦敦”、“维也纳”、“夏威夷”或“香榭丽舍”……尽管用的还是瓷碗瓷盘筷子调羹、吃的还是各色海鲜清炖老鸭东坡肉,据说若不起个最酷最新潮的洋店名,引领不了时尚不说,本该生猛的生意就会冷冷清清……

  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愈强烈,文化的宣传者和传道解惑者就愈有提升大众品位的责任,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媚俗,绝不等于文化对大众的普及;吸收发达国家有益的文明成果,决不能生搬硬套。靠一味的洋化来媚俗,是文化的掉价和降价。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9日第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