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里下河田间的“高速水路”(新农村 新灌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申琳

  虽然已入冬,江苏里下河地区的麦苗仍透着嫩绿。在高邮市周山镇的灌溉设施上,高邮市水务部门正组织人员对水渠进行衬砌改造。

  “节水改造后,我们的灌溉系统已经形成了一条‘高速水路’,节水效率大大提高

。”高邮市水务局农水科的顾宏介绍说。据了解,仅南关干渠通过兴修防渗斗渠,输水时间就由12小时缩短为4小时左右,每年能减少垫水814万立方米。而由于干渠水位普遍抬高,许多补水站也就不需要开机补水了。其中高邮市7座补水站42台机组近两年来一直未开机补水,灌区管理处每年节省开机费用25万元左右。

  高邮市水务局局长耿越说,高邮灌区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地区,有效灌溉面积58.89万亩。2000年起,为了适应南水北调限量供水的用水形势,高邮灌区以节水为重点连续实施了四期工程改造,在干、支渠全部衬砌的基础上,全面兴修防渗斗渠,使示范区内灌溉网络基本实现硬质化。

  过去,龙奔三支渠的渠尾总是灌不上水。2004年春季,灌区实施了支渠衬砌,地下洞暗改明后,支渠尾部水位增高110厘米,需要二级补水灌溉的农田,全部实现了自灌。“这段渠现在灌得又快又好,让我们少花了很多补水的钱”,村民杨旭平、聂庆林等人说起这段渠的改造,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既要抓基础设施,又要抓制度管理。高邮灌区采取了“集流调水,生理配水,定时供水,制度节水”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和水量引用平衡原理,分期制定了各级渠道配水方案,优化渠道组合,确定开关时间,制定执行规章,做到用水期农户早知道。

  改革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沿运河涵闸高峰期用水开闸时间缩短了近38%;正常生长期,用水时间缩短了50%。这种模式的推广,抬高了各级渠道水位,减轻了省市县三级管理负担,增强了群众参与用水管理的意识,极大地促进了灌区节约用水。

  周山镇是灌区北部自灌用水大镇,地处三条干渠用水尾部,灌溉效益一度衰减。灌区改造工程的投入,用水制度的配套改革,使得该镇自灌区面积恢复到3.47万亩。

  耿越表示,高邮灌区范围较大,节水改造任务繁重,对照“现代化、节水型”的灌区建设目标,高邮灌区还要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全面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09日第十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