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市“第一圈层”亮出新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6:4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06年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市1月4日至5日举办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研讨班上,与会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学习研讨,进一步深入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提高了认识。

  要把会议精神贯彻好,关键在于狠抓落实。我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各市级部门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今日,位于我市“第一圈层”的五城区和高新区

首先亮出自己的精彩“打法”。

  锦江区创新思维实现新突破

  访谈对象:锦江区委书记白刚

  关键词1:工业飞地

  变劣为优不以成本来竞争

  成都日报:锦江区地处中心城区,区域面积在中心城区最小。在很多地方依靠土地生财,依靠土地谋发展的今天,锦江区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实现新突破?

  白刚:锦江区幅员面积仅62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有限。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推进,迟早会发展到零空间。未雨绸缪,面对土地日益减少的现实,我们已经按照“体制问题是人为的。条件变了,当然也可以人为地破除、改变它”的要求,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比方说,锦江区和金堂县去年共建的“工业飞地”,目前已经有10多家企业进驻,投资总额近亿元;今年,将以知识、创新及才能,而不是用成本来竞争。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主动融入全市的大城乡一体化中,加强城市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保留拓展现有5.6平方公里的印务、烟草产业外,继续重点与金堂县在土地资源利用、劳动力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根据金堂县区位优势相对较差,个别企业不愿进去的实际,主动接受龙泉驿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整合资金、技术、人才、招商资源,共同打造“飞地”工业。

  而在本区域土地上,我们将通过拆企入园,整理土地,推进集中,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着重发展总部经济,按照全市统一的规划进行调整,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化。

  关键词2:五朵金花

  超越自我高扛一体化旗帜

  成都日报: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锦江区推出了“五朵金花”这面一体化旗帜。在新形势下,锦江区又将采取哪些措施,让“五朵金花”永开不败?

  白刚:我们将按照“六句话、三集中和三大工程”的要求,本着“坚持、提升、超越”的思路,站在全市的发展战略高度,来提升“五朵金花”新的定位,尽快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坚持——就是继续坚持在“三集中”基础上的因地制宜,采取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方式,重点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发挥规模效益,配套投资项目让农民参股,通过拆院并院,加快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发展旅游项目,解决不靠路边、景边农民经营或出租及开展乡村旅游,农房功能不配套的问题。同时,还要利用荒坡、埝塘、沟渠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就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把传统农家乐提升为都市乡村旅游,将原本相对独立的五个片区整体提升为一个旅游区,在保持原生态和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引导发展旅游经济,并延伸产业链。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农民就地市民化,从而减少农民。超越——就是要吸取主题雷同的“观光农业”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训,通过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争取承办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制订具体的标准。

  对我区“五朵金花”以外的其他农村,将根据区域特点展现“一村一品一业”的特色。同时加快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开设“新农村建设”户头,增大财力支持农村的分配空间。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中,重点是抓好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在内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农村推进免费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建设的制度创新,争取2006年把我区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关键词3:产业发展

  整体推进实现质的突破

  成都日报:锦江区围绕产业发展,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白刚:我们将以“兴商强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总部经济和中央商务区,巩固中心商贸地位,从项目年量的积累到加快产业发展年质的突破,努力跨入中西部城市城区第一方阵。全区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抓好大慈寺、红星路、钢管厂、水井坊、沙河堡、粮丰顶片区拆迁,年内推出可开发土地2000亩以上,上半年在新加坡、泰国举办地产项目投资推介会吸引外资,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将超过2亿美元。二是推进产业调整。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城郊结合部加快新东方、欧尚等大卖场建设,城内着重打造锦华馆、科甲巷、宾隆街、水井街等特色街区,重点促进西武百货、群光百货、仁恒广场、国际商城和香格里拉、凯悦酒店的建设,巩固和扩大现代商贸地位。三是推进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成东大街东延线和启动机场路东延线道路建设,规划建设农民“新居工程”。通过拆企入园,拆院并院,先期整理推出500亩土地,作为总部经济的起步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筹措资金1亿元。冯立本报记者严斌

  武侯区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

  访谈对象:武侯区委书记敖锡贵

  着力点:推进城乡统筹

  成都日报:参加了我市举行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研讨班后,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敖锡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纲,具有统揽全局的意义,是党中央重要的理论创新,参加了研讨班,我们更加深化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定了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我们从总体上不仅重视经济建设,更要重视政治、文化和建设;不仅重视城市,更要重视农村,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促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注意对企业精英的鼓励,更要重视对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帮扶。

  成都日报:落实“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武侯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敖锡贵:不和谐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城乡分割,城乡的差距不断地拉大。武侯区将在“高质量”和“深入”上下功夫。当然,要进行城乡统筹,就必须具备物质基础,抓好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三个集中,使武侯科技园聚集效应更加明显,“中国女鞋之都”品牌更加凸现,物流园区全面建设,江安河生态休闲观光产业初步形成;按照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市政、市容管理的一体化、全覆盖和市场化运作。

  产业链:工业与服务业双飞

  成都日报:产业发展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完善产业链条上,武侯区有什么样的举措?

  敖锡贵:结合区域实际,武侯区确定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传统特色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的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在培育产业链、实施产业集群发展上下功夫,重点抓好电子信息、机电一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的培育,提高产业聚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我区仍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引进市外资金40亿元以上,抓好区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在产业发展年中,武侯科技园的建设将提速,把武侯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成为现代科技新城;鼓励区内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切实提高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快把鞋都工业园建设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优势,按照“武侯建中心,周边建园区”的规划,尽快形成武侯鞋业的品牌基地和贸易中心。

  成都日报:在新年的发展目标中,武侯区将服务业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敖锡贵:作为中心城区,武侯在发展服务业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将优先发展服务业,加快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提升科技一条街这一全国特色商业街的水平,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和软件数字娱乐产业;依托武侯祠及省内、市内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发展,规划、引导发展棕北、双楠、红牌楼等商圈。

  大投入:城乡共享教卫资源

  成都日报:教育与卫生资源是武侯区的优势资源,武侯区如何继续发挥这一优势?

  敖锡贵:武侯区有着全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两个平台。我们将加大对卫生、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城乡教育“捆绑发展”的武侯模式,同时在已有12所民办学校的基础上,力争让民办学校数量占全区教育总量的四分之一,进一步提升“武侯教育”品牌;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和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加快“两区”(充分就业区和平安区)建设——这两项工作关系到群众安居乐业,武侯区将从工作机制、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重点突破:今年内,力争所有城区社区实现充分就业,农村社区实现基本充分就业;而在平安区创建方面,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全区范围治安重点区域的电子监控全覆盖,力争年内全区街道、社区都达到省级创建标准。张瑞琴本报记者赵一摄影谢明刚

  青羊区推进城乡一体居民共享实惠

  访谈对象:青羊区委书记王忠林

  “三个集中”力推城乡一体

  “坚持市场导向,高质量推进‘三个集中’,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青羊的主要抓手。”青羊区委书记王忠林对今年青羊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高质量抓好几项中心工作破了题。

  据王忠林介绍,为大力构建和谐青羊,今年青羊区计划力争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今年青羊区将继续走“市场主体办园区”的路子,扩大和提升“蛟龙模式”,重点抓好500亩起步区厂房及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建设,力争工业园投资达10亿元以上,引进企业40家以上。大力延伸航空产业链条,打造现代航空工业城。

  同时,将全面启动“198”范围内的10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重点包装启动青羊绿舟公园、百仁、康河马厂、高坎和绕城外侧绿地“五大项目”,力争实现4平方公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投资16亿元。另外青羊区还将完成已开工4处、48万平方米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并力争新开工3处,使全区农民新居工程达到100万平方米。

  产业支撑城乡一体

  “今年,我们将以‘五区一带’和‘青蒲对流’为载体,做强做优产业,壮大区域实力,并将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青羊的重要支撑!”王忠林说。

  王忠林告诉记者,青羊区今年将以中央商务区核心区为载体,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计划年内将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将大力推进文化宫、西御街、陈麻婆餐厅(青羊宫斜对门)等旧城地块的拆迁改造。以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引进大型现代服务企业4个,推动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加快青龙步行街等“骡马商圈”的几大重点项目的建设,并扩大金沙“第四商圈”的建设规模。另外还将着力提升打造同盛路、太升路等特色街区,力争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5%。

  同时,青羊区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着力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航空电器、新型材料等配套产业发展,大力打造现代航空工业城,加快建设“青羊模具工业园”,力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并以“青蒲对流”为载体,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力争引进5个企业到蒲江落地,为蒲江县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引导青羊区企业定点销售蒲江优质农产品2亿元以上。

  “以文化旅游区为载体,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王忠林表示,青羊区今年将积极推进宽窄巷子、文殊院等项目的建设,力争年底开放迎客;全面启动锦绣工场建设,积极打造“锦绣天城”、“金沙迷城”和“时尚天府”三大文化旅游名片。以青羊绿舟公园等为载体,着力发展都市休闲产业。

  王忠林还强调,在房地产开发和新区建设方面,将以光华大道、日月大道为骨架,推进文家老街改造,完成文家大道、武青路、成黄路及青羊新区3条纵向道路等重点工程。完善光华、东坡、金沙片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引进一批大型房地产企业,力争全年启动和续建项目47个,实现投资27亿元。

  共享城乡一体实惠

  “全面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青羊的根本目的。”王忠林强调,青羊区今年在建设和谐发展环境方面还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均衡发展教育,在已完成9所涉农学校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完成最后3所的改造,实现全区所有涉农学校标准化满覆盖,让农民子弟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教育硬件。

  创新就业培训体系,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提高城乡养老保险水平,2006年,青羊区将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基本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满覆盖,力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6%以上,并实行药品统一配送,降低城乡居民就医费用。基本实现社会救助满覆盖。

  同时,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政水平,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青羊提供坚实保障。本报记者林枫摄影杜钰

  金牛区自主创新做强区域实力

  访谈对象:市长助理、金牛区委书记文登来

  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新局面?在昨日的区委常委会上,市长助理、金牛区委书记文登来就该问题与该区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文登来已经在心中琢磨了无数次,会后他向记者和盘托出。

  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

  成都日报:对于这次研讨班,请问您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文登来(以下简称文):这次研讨班,就我市落实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目标、要求、措施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于金牛区来说,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成都日报:具体来说,它对金牛区今年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事业有什么指导意义?

  文:那就是明确了金牛区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今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一体化为主线,自主创新为动力,和谐发展为目标,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坚持做大产业集群,做优城市功能,做活管理机制,做强区域实力,全面展现城乡新面貌、发展新活力、社会新风尚,为建立城乡互融、经济开放、环境友好、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城区而努力奋斗。今年,该区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

  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

  成都日报:今年,金牛区“统筹城乡发展”从何入手?

  文:首先应该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进一步提高规划意识和执行力,保护好规划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全面建设新居工程,加快集中居住步伐。其三是进一步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持续增收机制,进一步推广两河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集中居住与劳动力就近转移相结合,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其四,加大工业集中发展力度,高科西区重点是优化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而在北区,则重点完善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其五,以扩大就业为重中之重,努力建设充分就业城区。当前,已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1.5万余人,城市社区就业率已达71%。

  打造三个第一区和工业强区

  成都日报:今年是市委确定的“加快产业发展年”,金牛区对此有何思路和举措?

  文:我们将以打造“全市三个第一区和工业强区”为重心。我们将着重解决空间载体问题,破解工业发展难题,这包括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抓好科技与工业互动发展,依托商贸流通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加快与新都、邛崃等地的结对发展等。同时,在今年,我们要启动和推进荷花池商业地产、五块石市场、华侨城一期工程、“一品天下”二期、金府机电大世界、恒业国际市场二期、沃尔玛购物中心、两河城市森林二期、天回银杏园、中海国际社区等项目,办好成都美食节、荷花池服装节、西部五金机电博览会,以巩固发展商贸、餐饮、宜居优势,增创第三产业新优势。

  优化公共服务做活城市管理

  成都日报:在城区,金牛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成样板,今年还要开展哪些工作?

  文:今年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政务服务体系,重点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流程再造环节,深入推进审批权限下移。并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等。

  成都日报:金牛区地处城北和城西,治安形势非常严峻,却创造出了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今年在这方面有何部署?

  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我们坚持了“一把手负责、经费保障、综治工作月考评通报”等有效的机制,实行了“街道、社区、责任段、院落楼幢”四级网格管理,有效地压低了发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还要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成都日报:今年的各项社会经济事业,还有哪些要着重抓好?

  文: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体系,系统安排整治计划,并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凌云新金牛本报记者杨华春

  成华区“四个突破”打造现代新城区

  访谈对象:成华区委书记毛代益

  “四个突破”又快又好发展

  成都日报:去年,成华区成功实现了“生态城区,活力成华”的起飞目标,结合成华区发展的实际,今年提出的科学发展目标是什么?

  毛代益:实现“四个突破”,使成华区成为成都市加快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支撑和现代新城区。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新三最”宏伟战略目标,抓住用好自己独有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重构的加速推进和东郊工业结构调整、沙河整治等机遇,高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抓好“四个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未来5年内努力把成华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城市形态优美、配套服务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现代新城区。

  成都日报:“四个突破”具体指什么?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毛代益:“四个突破”是成华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城乡统筹、四位一体发展的主要承载体,主要内容是:特色产业培育实现突破、城市功能做强实现突破、城市形态做优实现突破、发展环境优化实现突破。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互动发展

  去年确定了都市工业、房地产、旅游、物流等几大主导产业。按照计划,我们今年将首先重点建设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强与新加坡腾飞集团合作。大力引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中小企业,打造都市工业集群。按照建设“构筑人居天堂,打造成华副中心”的理念,全面加快发展绿色房产,强力推进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目前成华区已整理存量土地和“东调”出可利用土地资源近3万亩,今年将陆续开建。以创意产业为龙头,启动成都休闲商务区(成都RBD)一期建设,迁建东郊体育场、成都游乐园,启动成都海洋馆建设;配合熊猫主题公园建设,深度开发以北湖为中心的北郊风景区,启动成都游乐大世界等项目建设。争取引进世界物流巨头普洛斯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加快顶通物流项目建设。依托产业发展狠抓就业工作,确保年内90%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

  做强城市功能提高竞争力

  一方面今年成华区将继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发展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将突出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年内争取能创建省级以上特色示范校9所,办好澳思兰国际学校,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布局建设一所三甲医院,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整体水平……

  做优城市形态建现代新城

  成华现在空间很大,可塑性最强,这个时候成华建设尤其会注重新的城市形态,我们完全有条件这样做,以避免城市的千面一孔,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做优城市形态,我的理解是“要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调控有力、开发有序”,城市建筑高低错落、业态完善、优化,环境优美……因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规划,做好概念性规划、城市形象设计和控制性详规,一张图纸画到底!

  在推进“三个集中”方面,我们将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优化功能、完善服务,增强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功能。同时,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华区将加快土地整理、开发步伐,采取农民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公司等方式,促进土地集中流转;加快新居工程和农民新型社区建设,今年争取有40%的农民实现集中,在明年有100%的农民实现集中。

  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是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的保障。我们首先将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用好市场配置资源这把金钥匙,不断探索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三个集中”。加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的力度,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运用民主和法制的力量推动发展……本报记者林枫摄影张全能

  高新区全面城市化村民变居民

  访谈对象: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昆学

  2006年,是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如何拧成合力,乘势而上,发挥好“火车头”、“发动机”和“领头羊”作用?昨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昆学向记者勾勒出高新区加快产业发展年的“点睛”之笔: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总揽工作全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区域全面城市化,加快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推进工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土地向支柱产业集中、农民向城市社区集中;切实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拆迁安置、社会保障、充分就业、持续增收四大问题;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高科技园区,成为全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关键词1:高新技术产业

  三做一优化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支撑。高新区将在全面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园区的功能定位。“南区要加快成为研发孵化、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产业的聚集区,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西区要加快配套功能建设,打造以微电子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医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先进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三大基地。”在充分规划高新区发展蓝图时,李昆学的思路相当明晰:这样的功能定位,一是可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保证西区数十亿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的资金需求,二是可以避免城市副中心迅速扩大可能带来的“南调”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在加快做优集成电路产业方面,高新区将加快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延伸集成电路产业链。在迅速做大软件产业方面,则重点在软件外包、IC设计、信息安全和数字娱乐四大领域着力,实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在全力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高新区要加快搭建筛选、开发、评价等公共平台,力争在“引进”与“培育”两方面都突破。

  关键词2:全面城市化

  年底11万村民全变居民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新区就是推进全面城市化。“预计到今年底,高新区11万农村居民将全部变为城市居民,高新区将成为全市城市化进程最快、农转居人员最多的区域。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是推进全面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在“把脉”全区发展时,李昆学一语中的地道出高新区加快推进全面城市化的关键节点:必须切实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

  今年内,高新区将全面完成总面积406万平方米的8个农转居小区建设,不仅要确保全部农转居人员得到及时妥善安置,同时还要按照城市社区的要求,完善农转居社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统一农转居人员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标准。高新区要实现2006年南部园区充分就业,2007年全区充分就业。

  关键词3:社会全面进步

  系统工程靠创新来突破

  “构建和谐社会,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高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这两项工作,加快‘富民高新、平安高新、文明高新、和谐高新’建设步伐。”采访中,李昆学描绘出这样一张发展蓝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新区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精心营造创新的环境。”在谈及如何加快推进这一系统工程时,李昆学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创新”。他说,全区上下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还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保持“小机构、大社会”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开创局面,让锐意创新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本报记者缪琴何晓蓉摄影王若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