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茅以升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7: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一月八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月九日是中国现代桥梁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茅以升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和表彰这位“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杰出贡献,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该会小行星中心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

  由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桥梁文化论坛暨茅以升先生

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八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晓群在会上宣读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命名“茅以升星”的决定,并向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颁发“茅以升星”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据介绍,“茅以升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一九九七年一月九日发现,其获得的国际永久编号为一八五五零。

  座谈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主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主任钱正英等参加座谈,并见证“茅以升星”命名仪式。

  韩启德说,茅以升先生一生为祖国江河架桥,为科技与人民架桥,为祖国统一架桥,后人应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继续架设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桥,把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宏伟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台湾地区土木水利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永斌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土木工程署原署长刘正光也专程参加座谈会,他们代表港台地区工程科技界先后发言,表达了对茅以升先生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上世纪三十年代,茅以升主持设计和建造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首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被誉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曾任武汉长江大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解决了大桥建设中的十四个难题,曾任北京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大跨度钢结构安全承担技术保障,他还出任多所院校负责人,为国家培养一批批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