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平价医院”的前提是什么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9:11 上海青年报 |
□赵志疆1月7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讲话中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这无疑是很令人振奋的消息。不过,在欣喜之余,人们有必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平价医院”的大规模出现,到底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前提之下? 既然有“平价”,自然也就有“高价”,但到底什么样的收费标准算是“平价”,这个标准又应该由谁来定呢?医院的“专业权力”,决定了“平价”与否普通患者其实无法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在患者纷纷对医疗收费叫苦不迭的时候,却鲜见会有医院承认自身存在高收费问题。 既然医院和患者都无法对“平价医院”做出一种准确的评判,那么要想真正把建立“平价医院”的要求落实到实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来定义“平价医院”。当然,仅仅依靠“下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平价医院”能够真正“让利于民”,首先就必须要保障医院自身积极健康地发展。 公立医院是非营利的,本身就不应该高收费;而公立医院的日常运营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其中根源就在于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而且分配极不均衡。由于卫生投入不足,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有利于医院改革与发展的筹资机制,从而使医院生存环境恶化,因此导致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发生严重分裂。在片面强调市场化的一边倒局面下,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名正言顺地追逐利润,从而导致了医疗费用的逐步攀升。因此,看病难、看病贵其实是一种医疗体制病。 降低医疗费用是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而满足老百姓这一需求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有质量的医院来为之提供医疗服务。但是,如果卫生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的话,医院到底应该如何在为老百姓提供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保障自身的正常运营以及健康发展呢?因此,希望此次卫生部提出建立“平价医院”,是为了日后逐步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作铺垫,而不是医院发展有困难就将包袱推给患者,而患者不堪忍受之后再将包袱卸给医院这样一种“历史重演”。 要想保障医院的公益属性,使之真正造福于民,首先就要医好现在的“医疗体制病”;而要想让“平价医院”能够大规模涌现,就必须要加大医疗卫生的政府投入。如果离开了这样两个前提,即使“平价医院”真的能够建立起来,它们到底能坚持多久呢?我想,最终的结局无外乎两种:要么是“平价医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片面性乃至虚假性,要么是医院由于无力支撑而最终关门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