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向杜继红老师学习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0:00 红网

  2005年12月2日,年仅31岁的河南滑县万古镇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继红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屋子里。医生诊断,杜继红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据《河南日报》1月7日)

  2005年12月31日,滑县县委召开表彰大会,并发出《关于开展向杜继红同志学习的决定》,我们向杜继红老师学习什么?

  我们首先应学习杜老师的爱心。杜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她从教12年来,不论是她教过的学生,还是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哪个学生穿得薄了,她拿出自己或丈夫的衣服为学生抵御风寒;哪个学生家庭贫困,她就给他垫付学费。有人说过,热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杜老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热爱她所教的孩子身上,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她是一个有着大爱的神圣的人。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亲眼看到他们成长为少年、青年、成年、父亲和母亲,我意识到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育使命,就在于使我的学生们把真正的爱看做是人的功绩,而把人的崇高的爱看做是功绩的源泉。”“我们的教育使命就在于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认识这种价值并去珍惜它。” 杜继红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杜老师去世后,学生们自发捐款;杜老师去世后,300多学生自发跪在她的办公室前,任何人看到这一景象,都不会不为之震动!人们从杜老师身上看到了爱心教育的伟大力量。300多孩子一齐下跪就是证明!

  其次,我们要学习杜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公平心。“杜老师眼里没差生。”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追忆道,2002年,他因经常旷课、打架,面临劝退处分,是杜老师坚持留住了他。他说:“杜老师,我没考上高中,不是您的合格学生,但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确保升学率,我们见闻了太多所谓差生被“劝退”或干脆被撵出校门的现实。而杜老师眼里却没有差生,这不令我们许多教师汗颜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那样的人,他的身上未被赋予天资和可能性,以便于他在生活中、首先在创造性劳动中表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美质和天才来。”他认为,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正的。杨振宁教授也不止一次说过,我们现在确定所谓的“差生”、“后进生”,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作业和考试成绩。但这是标准的错,不是学生的错。用作业和考试成绩作惟一标准,是不公平的,它毁掉了多少人才!

  杜老师也许没有读过以上大师的话,但她的教育观与大师不谋而合。在她眼里没有差生,如果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能有这种认识,这将是中国学生之福,是中国教育之福!

  (稿源:红网)

  (作者:徐晓)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