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闽清25幢民房成空中楼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2:52 东南快报

  

闽清25幢民房成空中楼阁

  40多天来,闽清县白中镇田中村的20多户村民犹如生活在空中楼阁中:一开门,门外的地面比楼房地基还要低,他们就有一种凌空的感觉,出入都要攀爬高达4米左右的竹梯;晚上睡觉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恐裂缝的房屋突然塌陷或是下雨,“空中楼阁”也就可能土崩瓦解……而对这一切,修路各方开始出现了“踢皮球”。

  场景回放

  进出家门要爬4米梯

  昨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闽清县125县道白中镇田中村路段。两名饥肠辘辘的余姓小学生放学回到自己家门口。但是他们必须要爬高达4米左右的竹梯,才能回到家中捧上饭碗。

  由于梯子短,只能是几乎垂直地架着,梯子的顶端还是不能够着大门,10岁的弟弟爬上去后,又伸手来拉12岁的姐姐。当记者来采访的消息在山村中传开后,附近的村民陆续地出现在竹梯或者是木梯上,看着老人、小孩们战战兢兢地从竹梯上艰难地攀爬时,在“楼下”的记者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我们40多天来天天就是这样过的,出门、回家都要爬梯子,晚上就连门也不敢出了。”村民们告诉记者。记者也发现,这段约300多米长的路段,集中着20多户2层至4层的楼房,但是现在这些楼房的地基裸露,比刚刚铺设上水泥的路面还要高。

  降坡后成“空中楼阁”

  “过去我们跨出门槛就是公路。”村民钱某说,他家的车过去停在门口,现在只能停在距离家里2公里的地方。一户养羊的村民说,过去汽车通到门口,现在门前成了陡峭的土坡,羊羔要他一只只抱上抱下;一位村民妻子有病,要出门也要人背上背下。

  尤其让记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家原先的修车铺如今高出路面4米了,但是一辆面包车还停在店面门口,也就是说这辆车已经没有办法开到路面上了。

  地基裸露房屋开裂

  村民们原先的地下室都见了阳光,现在可以做店面了,楼房2层变3层,3层变4层。但是,地基裸露也让村民对房屋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一户余姓村民靠木料支撑着一楼的地板,几户村民的房屋墙壁都出现了裂缝。尤其是一户过去开草药铺的村民,楼房从1楼到3楼的每间房子都有一圈裂缝。他说,这是路面降低,楼房地基裸露后出现的裂缝。而他的楼房石头砌成的地基,明显与1楼地板有了裂缝,让他夜夜惊魂。村民们说雨季可能出现滑坡,也就危及坡上的房屋了。

  其实村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2006年的元旦,一位年近60岁的钱姓村民,在门口摔伤,右脚被地基的石头磕得骨折,据目击者称,当时他被送往医院时,脚掌的肉和骨头已经分离了。就在记者昨日采访时,现场还遗留着一只满是血渍的袜子。村民说,那是老钱受伤时留下的。

  各方说法

  村民: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村民们说,这段通往永泰的县道,是2005年11月18日开始动工的。施工方日夜施工,把坡度降了下来。村民们承认当初他们认为修路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他们原先很支持镇政府修路,基本上都同意降坡。但是,村民在应该明知降坡带来的后果的情况下,当初为什么同意降坡?现在为什么又反悔呢?

  村民们说,当初修路时,既有镇政府行政手段的原因,也有负责施工方的承诺,说降坡后,地下室可以改造为店面,地基重新加固,相关单位会给予村民一定的补偿,但是路降了,地基裸露出来了,却没有人兑现当初的承诺了,村民们只好天天爬梯子,天天怕下雨。

  镇书记:这是公路局的事情

  白中镇张书记向记者介绍说,镇政府在公路改造时只是投入50万元资金,其他的事情是公路局的事情。他反复强调,降坡在当时是群众自发要求的,而镇政府一直反对降坡。张书记表示,已给群众做了解释工作,会帮群众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在白中镇,记者看到了公路改造的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被降坡的这个路段要拉直,而设计的是要降坡7.61米。而从已经铺设好的路面看,实际上降坡在4米左右,路面也没有完全拉直。

  为什么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一位镇干部称,全部按照图纸来施工,这么多钱,镇政府是怎么也凑不起来的。

  公路局:镇政府才是真主角

  降坡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公路部门为什么不闻不问呢?记者采访闽清县公路局时,却听到了一个与白中镇张书记所言完全相反的说法。公路局刘局长介绍说,白中镇的公路改造,完全是白中镇政府的行为,镇政府就是业主,前期与县公路部门没有关系,只是以后公路验收时,县管理局才会参与。

  刘局长还透露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白中镇公路改造的设计图纸,县公路局完全不知情。但委托书上,居然把公路局一副局长和一工作人员的名字写了上去。

  神秘人:称自己好心办错事

  尽管白中镇政府和公路局都称他们与事件无关,但是张书记给记者找来的一位知情人,一见记者就大包大揽,说事件责任由他一个人承担,都是他自己好心办错事。

  这名叫钱庆钟的人,曾经在镇政府工作过,对降坡事件非常清楚。而钱庆钟一见记者,就称都是他的错。他说,当初镇政府确实反对降坡,他出面找镇政府要求降坡,他向镇政府和群众都承诺,降坡和加固民房地基等费用,由他向当地的企业募捐。

  他说自己是好心办错事,现在陷入了僵局,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他说他希望媒体曝光,那样“上面会重视”,说不定还会拨款解决问题。

  许多村民对钱庆钟的说法表示不解。但是,村民都认为,出现问题了,损失都要村民承担,这明显不公平。只是目前村民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哪个部门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