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基层警察追求威慑力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3:46 人民网-江南时报

  据2005年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报》披露,一种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的警用转轮手枪,将于2006年在公安队伍试用和列装。“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中国内地警察手枪更换为转轮手枪,标志着在用枪观念上的重大转变。警用枪支开始向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个方向发展。

  在世界范围普遍淘汰转轮手枪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内地警察换用转轮,是不是一种历史倒退?早在5年前,自公安部传出计划换枪的消息后,这个问题就在国内警界和兵器界先后引发了几波争论浪潮。

  各地巡警将率先用上新枪

  “9mm口径、黑色枪身、加装保险装置,可发射橡皮子弹,装入枪套内,外露枪柄极具威慑力。”中国第一支警用转轮手枪终于在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亮相北京警察学院的新型特种警用装备展。

  “这把枪在2005年11月已经定型,2006年将装备各地巡警。”去年12月25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208研究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枪械工程师告诉记者。“这是公安部首次投资并自己组织力量设计的第一把警用枪,此前,中国警察使用的都是军用枪械。”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2002年启动转轮手枪设计制作项目,有三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208研究所最终成为这把新枪的设计方。

  “2004年底,经过国家靶场7个关卡的层层试验后,我们设计的这把转轮枪获得装财局专家组的认可,才基本定型,从项目启动到基本定型,其间经过了多次专家论证。”208研究所那位枪械专家说。

  据了解,负责转轮手枪设计制作的项目评审论证专家组共有7位成员,组长为年过六旬的原解放军总装备部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副所长艾西安,其余几位来自军队系统和兵器系统,均为中国轻武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据208研究所的工程师介绍,2005年7月,公安部向成都、郑州、兰州、杭州、东莞等10个城市的公安局各发放了5到10把新式转轮手枪试用。11月,各地的试用报告反馈至公安部后,新枪随即定型。

  “和警用装备展上展示有所区别的是,定型的转轮手枪多了一个10mm×30mm的激光瞄准器,适用于警察夜间作战。”这位工程师说。

  中国设计的这把转轮手枪可发射9mm普通弹和9mm橡皮子弹,战斗技术指标不落后国际水平。此枪装进枪套后,枪把半露在外面,视觉效果极具威慑力。此外,它和世界上所有的转轮手枪一样,还具有出枪快、机械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

  该枪将由中国两家兵工厂负责生产,各地警方发出订单后,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

  基层警察用枪次数极少

  “当警察30年,我就开过一次枪,而且还是朝天开的。”曾在安徽和上海两地任刑警的王冬泉对“警察换装转轮手枪”的消息不置可否。他认为,中国警察真正用枪的机会非常有限,就警用枪支而言,不管换什么枪,威慑力大是第一要素。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安徽淮北从警的王冬泉之前是一名上海知青,举着枪追捕嫌犯,是当年他这样的“男青年”心中最美妙的幻想。“不过当了警察才知道,开枪绝不像电影里演得那样容易。”

  1983年秋天,王冬泉和搭档带领两名保卫人员在河南成功抓获两名嫌犯,之后押解嫌犯乘坐一辆普通牌照的汽车返回淮北。途经河南宁陵段公路,突然遇到十多名男子拦路抢劫。他们的车被歹徒拦下后,为首的男子一把将车门拉开,这才看见车里有两个穿制服的警察,立刻大叫:“快逃,警察!”

  两名警察立刻下车擒住此人,看到同伴被擒,十多名男子掉转回头抢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冬泉拔出54式手枪,朝天开了一枪,枪响后,手里拽着木棒的歹徒先是一怔,之后立即又逃开了。

  “54式枪体大,枪管长,黑洞洞的枪口很是吓人,那天如果没有这把枪,估计连在车上的两名嫌犯都难逃险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上海铁路巡警队当巡警的孙敏和王冬泉对用枪的观点基本一致。孙敏说,在他当巡警的两年时间内,不要说开枪,就是带枪巡逻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控制局面不一定要开枪,不少情况下,枪只要出套就已经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当然作为警察,要善于迅速判断局面,枪不到关键时刻不可开,但一旦开枪,必须首发命中。转轮枪据说是反应最快的手枪,在这一点上可能更适合警用枪的特点。”孙敏说。

  一些警察宁愿不佩枪

  “我害怕转轮手枪会走火。”站在上海街头指挥交通近十年的交警吴晓庆(化名)从来没有摸过枪,虽然按照近日《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新规定,2006年1月1日起,交警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佩枪上街,但这个消息并未让他感觉丝毫兴奋,他说自己更愿意做没有枪的警察。

  “万事有利必有弊,交警佩枪看上去是增加了安全系数,但也将使我们暴露在更大的危险面前。”吴晓庆说,以往遇上通缉逃犯等情况,佩带警棍和催泪器的交警只是协助其他部门设卡盘查。“现在交警也佩枪,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要站在第一线,基于这一点,我宁愿当个不佩枪的警察。”

  上海市闵行区特警队特警石磊(化名)认为,现在的用枪环境对警察来说非常不利,导致了一些警察产生“不要枪”的念头。

  “警察开过枪后,还要应付一大堆审查工作,有没有开错枪?开错枪了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要不要负责?种种关卡,让警察内部从上到下,都希望少开枪,少生事,基层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石磊说。

  转轮枪中橡皮子弹的设计,被认为缓解了这种压力。“警用枪应该朝多弹种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系教授王镭认为,橡皮子弹不具杀伤力,普通弹又极具杀伤力,警察可视实际情况选用子弹,应该可以帮助警察增加执法能力。毕竟,“罪犯的生命权也应得到尊重”。

  据《新世纪》周刊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10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