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钱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5:2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高科技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大力培育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是推动产业发展,基础是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要实现这其中的每一项,除了政策环境,必不可少的是研发投入。纵观整个“十五”期间,虽然我市科技投入有了大幅增长,但就全国水平而言,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仍不对称。

  现状 科技投入比重相对偏弱

  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十五”期间,特别是实施“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以来,我市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显得很不对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前列,主要科技指标相对靠后。例如:2003年,虽然我市全市社会R&D经费投入达到39.6亿元,但市本级科技投入仅有0.76亿元。2004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居第4位,一、二、三产业分别居第2、第6和第4位,而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每百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基础研究在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分别居第9、第10和第11位。

  从自身纵向比,我市科技投入在“十五”期间有了大幅增长,但由于起点低、自身经济实力弱等因素,从横向比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仍居中下游水平。科技投入的不足,影响了我市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制约了将成都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步伐。

  投入带给成都什么

  2004年,市科技局出资1000万元,与市级有关部门和高新区联动,形成5000万元政府引导资金,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性技术平台。

  市科技局、经委、财政局、地税局、工商局、成都海关联合支持我市重点优势企业建立了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已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省(部)、市三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成公共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力量正日趋壮大,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41个,这些技术中心在凸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成果转化、聚集人才、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鼓励在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本市创新企业、支持在孵初创型中小企业,我市设立了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种子资金,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已有130个项目获得无偿支持。

  成都市分别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建立了5个公司化运作的技术转移中心,搭建了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与成都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桥梁。

  我市着力打造科技风险投融资平台,建立科技风险事业中心,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组建了17家公司,资本达6亿元,投资科技项目109项,引导社会资金15亿元。

  呼吁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政府应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真正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落到实处。”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李伯刚直接向科技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政府和科研管理部门在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项目立项上应予以平等对待,不要只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轻视企业。

  在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管理上,应把钱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不能“撒花椒面”。四川南山之桥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希望也许代表了很多中小科技企业的心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及项目,政府在项目资金上能否予以重点支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倡导企业自主创新。”对很多资金匮乏又处于技术转化关键期的企业来说,及时的扶持资金好比雪中送炭,对经济实力雄厚得多的科研院所往往只是锦上添花。反之,民营企业若在这个时刻资金链断裂,很可能让一个大有市场前景的好项目中途夭折。

  思考 研发经费如何有的放矢

  总量有限因地制宜

  成都市一年的科技经费总量有限,给谁不给谁,给多少,钱用在哪,这是科技主管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市科技局认为,科技资源的非均衡性将决定投入的针对性。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科技中心,但区域内部科技资源呈现非均衡分布,具有显著的“极化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很大。每一类地区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不完全相同。对于高新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实施科技经济“增长极优势培育战略”,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其他县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第一区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增强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提升科技成果应用质量和水平;对于第二区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广泛进行适用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逐渐培育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经济的互动机制。

  资金瞄向六大领域

  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需求、四川省科技发展战略和我市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未来我市科技创新和发展将突出六大重点领域,这当然也就是未来我市科技资金的投放方向。被排列在前三位的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领域。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我市将以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数字显示等技术为未来发展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将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技术,重要的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纯化、制剂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等,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将重点围绕光电子材料、稀土与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微电子材料等技术开展研发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提醒 科技投入不能急功近利

  投入科技不像投资城建、投资房地产,也许10年之后才看得到效果。加大科技投入是否必要?针对这样的疑问,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光教授给出的建议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重视科技发展的积累规律,克服科技工作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陈光认为,成都市应重视科技发展的创新规律,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重视科技发展的人才作用规律,加大对尖子人才、大师级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科技发展的转化规律,下大力气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和平台;重视科技发展的激励规律,不断提高我市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促进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能力;重视科技发展的辐射规律,既要关注科技直接的经济作用,也要关注科学技术长远的社会文化价值;重视科技发展的社会保障规律,既要关注科技的社会作用,也要关注发挥科技社会作用的基本条件。而所有这些“重视”,都离不开通过“加大投入”来最终实现。

  保障 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

  加大投入确保总量

  在加大科技投入上,成都早就提出了“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某年要达到占市级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多少。

  成都市计委原委员、荣誉顾问王远让则提出:“这样很好,但绝对数很重要,还有就是谁来检查、监督执行情况?”为使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严格执行科技投入的财政预决算制度,确定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在今后的相关文件中还应写明有关部门应向市人大报告执行情况,市人大也应检查、督促,否则难以落实。

  优化结构吸引资金

  市科技顾问团的专家还建议,我市应调整政府科技投入结构,从以支持项目为主,转向逐步加大对基地和队伍建设的支持,形成项目、基地(平台)和队伍相互协调的合理格局。加强对政府投入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政府科技计划第三方评估、政府科技投入、资金使用的跟踪评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改善管理创新流程

  记者从市科技局近期动向获悉,在制定成都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同时,市科技局正加快市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的改革。新的计划体系框架将突出“需求”、“创新”、“环境”、“产业”等重点,体现资金投入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还将创新计划项目的管理流程,在申报、评审、立项、验收中,企业、专家、中介机构“三不见面、三不知道”,体现公正、公开、公平和便民。

  记者观察

  自主创新高科技成都动力之源

  不论是对科技明星企业的期盼,对资源整合的呼吁,还是对科技投入方向和方式的担忧,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加快成都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企业因自主创新而强大;资源整合是为了给自主创新提供更加高效的平台;加大科技投入是为自主创新提供坚强的保障。

  2002年,市委、市政府将创新的理念融入“科教兴市”的具体行动中,根据科技资源富集的实情和城市功能定位,立足西部,着眼全国,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作出了建设高科技成都的重大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到2010年,使成都成为拥有全国一流的研发水平,拥有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拥有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的高科技城市。

  创新激发活力,创新为成都市的全面发展带来不竭动力。三年来,成都市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创新成果。2005年1-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6171件,比2004年全年增长42.7%,授权量达2678件,已超过2004年全年授权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7%上升到2004年的51.5%,科技竞争力在全国50个城市中的排位由2002年的第27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9位。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高科技成都,不仅为成都带来排名的上升,更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成都提供了强劲支撑。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已为成都科技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即:积极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