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子孙和历史负责”-松桃治理污染工作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7:52 贵州日报

  我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被称为中国的“锰金三角”。3县已探明的锰储藏量11000万吨,占全国总储藏量的80%。其中松桃储藏量占“锰金山角”储藏量的47.4%。近几年来,“锰金山角”的锰化工产业迅速发展,为当地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锰金三角”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6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第284期简报《“锰金三角”的剧毒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一文上,作了“环保总局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治理方案,协调三省市联合行动,共同治理”的重要指示。8月26日,胡锦涛再次批示:“要明确职责,加强督查,务见成效。”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也作了批示。9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率领督查组到“锰金三角”督查,次日召开三省市分管副省(市)长参加的整治会议,我省副省长肖永安出席会议,并提出了贵州对松桃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的具体方案。

  松桃苗族自治县在治理锰污染过程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子孙后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松桃的锰化工业于1986年全面启动。1987年9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松桃视察时,曾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做出第一流的成绩。”在胡锦涛同志指示的鼓舞下,松桃的锰矿综合开发健康发展,2003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05年,全县锰矿开采企业达26家,锰矿年开采能力达100万吨;锰粉加工厂企业78家,年生产能力110万吨;电解锰企业10家,年生产能力10万吨。

  在快速发展之初,松桃自治县委、县政府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环境保护和锰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从2003年起,该县在招商引资中都坚持了“不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和“环保无优惠”的原则。但随着锰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部门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加之环保投入不足,治污工艺和手段落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企业环保设备不足、对污染治理重视不够,使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2004年,松桃苗族自治县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锰污染问题,经过县环保局的调研,决定实施“锰污染治理”统一行动,对存在环保隐患的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投入治理经费1000多万元,认真整治有害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锰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

  2005年,松桃苗族自治县继续加大锰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实施“锰污染重点整治年”行动。

  在整治过程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实行“一企一策”,依法对3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关闭,并予以罚款;对6家采矿企业实行停产治理,对16家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还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要求锰企业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得外排;二是改进生产工艺,在锰生产中推广新型无铬纯化剂;三是严格实行雨污、清污分流;四是要求电解锰企业冲洗极板一律改用水枪或洗板槽,控制锰废水产生;五是推广环保新技术,解决废水中锰和氨氮超标问题;六是实施企业厂区“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企业环保新形象。为加大污染企业整治工作的监管力度,该县县长龙海与涉锰单位、涉锰乡镇、锰生产企业逐个签订治污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每半个月检查一次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松桃还认真开展了各项锰污染执法检查工作,2005年开展执法检查26次,出动执法人员2300多人次,解决各种环保纠纷案8件、立案2件,有效地打击了锰污染违法行为。

  由于措施过硬,工作扎实,到2005年底,该县已投入4300多万元用于锰污染治理,10家电解锰企业全部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购压滤机187台、建立冷却塔10座、设置流量计量器20个和水泵35件,新建高位水池、沉淀池、冷却水循环设施共1100平方米。整治工作实现了有组织领导、有工作方案、有规章制度、有具体措施、有资金保证、有安排部署、有实施落实、有检查督促、有激励机制、有核查验证的“十有”目标。

  (三)

  在整个锰行业污染整治过程中,该县非常重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治污工作纳入了科学化的轨道。

  如何使含锰废水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化,进而实现达标排放?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为做好锰废水处理工作,松桃专门邀请国内知名治污专家和省环保局、铜仁地区环保局的专家、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了利用先进技术处理含锰废水的科学试验并获得成功。邀请了省地环保专家和环境科研所专家,对全县电解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指导企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三废”,减少污染物排放。邀请了湖南省、重庆市治污专家帮助锰企业规范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线布置,建立环保设施标识及警示制度。该县环保局还专门培训环保监督人员,每个锰企业指派一名环保监督专门人员,实行全方位污染情况监测。同时,在部分企业安放“自动在线监测仪”,使锰污染监督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艰辛的努力换来了锰污染治理的喜人效果,科学的整治方法为松桃锰污染整治带来了生机。到2005年底止,全县78家锰粉加工企业全部实现了锰污染规范管理,26家锰矿开采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10家电解锰企业全部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三省市交界地区锰行业污染整治验收要求》,通过了省环保局的验收,太丰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三合锰业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经测定,松桃河水锰污染已经得到有效治理,河水污染特征Cr6

  +、Cn2

  +、NH3

  —N、SO42

  —

  明

  显下降,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锰污染整治推动了环保,环保成绩的取得又促进了工业发展。2005年,松桃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为年计划的151.8%,同比增长76.9%。

  松桃苗族自治县委书记龙长春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坚持科学发展,经济快速进步与环境有效治理这个‘鱼和熊掌’是完全可以兼得的。”

  作者:龙益飞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