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人为何怀疑中国没有科技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15 华商网-华商报

  ■毕诗成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开幕式上重奖了一批科技工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值此之时,笔者突然想起一个我们争论了近一个世纪的话题———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技术?对此问题的探讨,或许会有资于当世之鉴。

  1915年,中国第一份科学刊物《科学》的发刊词提出“中国无科学的原因”这样一个命题,此后,哲学家冯友兰、天文学家竺可桢等一大批学者都曾撰文,在认同此命题的基础上探讨“无科技论”。有趣的是,最后,竟然是远在英伦的学者李约瑟经过研究,穷其力写出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事实证据为中国古代科技“正名”:不但有,而且一度相当发达。

  为了证明中国对西方世界的科技输出贡献,李约瑟在其著作第一卷中用a、b、c、d排列,一口气写到“z”。并说:“写到这里用了句点,因为26个字母已经用完,但还有很多例子,甚至重要的例子可以列举。”

  与“外国人”李约瑟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一提古代科技,要么认为算不上有,要么就只想到四大发明。这不排除马克思的著作影响,但当时马克思从对工业革命的贡献角度提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地位,而国人秉持这一观点,认为咱五千年文明,拿得出手的只此四件,却还是从现世影响的“实用”角度出发。

  另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是,我们历史上在数学、水利、天文等方面也达到过较高水准,但为什么近代以来就大大落后了呢?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关键的一个,中国古代科技多集中于搜集经验法则,然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水利、耕种、观象等利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来。但在实用之后,理论层面的进展与法则的深入便停滞不前。

  要说实用,外国人比中国人更注重实用,但其优点在于实用之后,尚能继续研究,由无用而至有用,故自然科学能大有发展,但我们却缺乏这样的思维哲学。对于这一点,张荫麟先生有独到见解: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的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兴趣之上。

  可见,过于侧重实用,可能是中国古代科技在有发展之后没有大突破的原因,也是我们今天仍然怀疑自己没有科技史的根源。

  科学对于社会的作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凸显出来的。我们处于新的起点,大家都很着急,希望科技创新大大提高国家生产力。但我们在侧重实用利国的同时,也应保持长远眼光,毕竟,创新立国,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三载五载的事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大师的愿望要想实现,我们的科技就不能过于“实用”,人人“实用”,总要有一批人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纯粹活动”的研究之上。这是一部中国科技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相关报道见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