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万救助款串起爱民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20 淄博新闻网

  本报记者 孙洪祥 通讯员 都玉秦 徐建军 尚峰家住淄川的曼茜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家,她懂事勤快,在校,她品学兼优。虽然她的名字充满浪漫气息,但不幸却过早地降临她的家庭,父亲过早去世,全靠母亲维持生计,家中一贫如洗,无力承担小曼茜继续求学的费用,其几近辍学。然而她又是幸运的,政府的“两免一补”救助措施帮她重圆了求学梦。

  自从家庭遭遇不幸,曼茜变了,变得忧虑、沉重、少言寡语。可现在的曼茜,用淄川二中师生们的话说,“我们的小曼茜又像从前一样活泼可爱了,她学习更勤奋、成绩更好了。”“原来每到学期末心里就害怕,害怕不能继续上学,因为拿不出下学期的学杂费,妈妈急得在家哭,我在学校也怕见老师。”说到这里,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的小曼茜,破涕为笑:“如今,学校为我免去了学杂费、课本费,尽量减轻俺家的负担,我学习踏实了,得了全班第七名呢。”提起自己享受的救助,曼茜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感激政府的不只是戚曼茜,我市实施的“两免一补”救助措施,使近两万名贫困学生享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爱。

  记者了解到,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市级财政从当年起连续三年,每年从办公经费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方式为:对全市范围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的特困生实施“两免一补”。所谓“两免一补”是指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或非寄宿生乘校车交通费。同时,市政府还将“两免一补”工作列入当年为群众所办的12件实事。

  将爱心变成同心面对这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市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工作人员不辞辛苦、齐心协力,对全市所有学校进行统一登记造册,摸清基本情况,建立救助档案。在淄川二中,从校长李安平到政教处工作人员,暑假期间冒着酷暑进门入户,核实登记。全市19260名特困生在开学前上了“两免一补”的名单。2005年8月30日,下岗多年的淄川龙泉社区居民王女士带着孩子来校报名,她动情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救助,我的孩子就要上不起学了。”使救助成为行动“虽然我年龄小,但我知道谁好谁孬,一定要写写帮助过我的政府!一定要写写爱我的学校和老师啊。”郑丽丽,一个来自峨庄山区的特困生,因家庭变故面临辍学的她,享受到政府的“两免一补”救助后,来到学校安心地读书。提起政府的帮扶,她眼含热泪对记者提出了自己的愿望。

  2005年暑期,淄川区遭遇了“麦莎”台风的侵袭,东部山区突降冰雹,6乡镇20多万名群众半年的辛苦劳累连同对丰收的期盼一起化为泡影,部分受灾群众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保障,特困生数量也随之多了起来。对此,淄川区领导和教体局负责人迅速赶赴受灾现场,看望受灾家长,走访受灾学生,同时立即启动救助系统。全区各学校深入受灾学生家中,以原有享受特困救助的学生为基础,逐户调查。从2005年9月开始,淄川区已有3500多名特困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救助。据悉,2005年,仅淄川区财政就拿出103万元用于特困生的“两免一补”。

  2005年12月20日,沂源县西里镇一中初一学生江秀涛领到了政府发放的“两免一补”资金695元,他又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了。他的父亲、苗庄村村民江兆宝激动地说:“如果没有政府‘两免一补’的好政策,像俺这样的困难户,哪还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读书,是党和政府给俺们送来了温暖和希望。”江兆宝一家三口人,靠一亩多贫瘠的山地维持生计,为了给长年患精神病的妻子治病,家里一贫如洗。若不是得到政府及时救助,江秀涛便只能辍学回家帮父亲打工。

  在沂源县农村,像江秀涛一样的数千名寒门学子都得到了政府“两免一补”善款的资助。截至目前,该县已对4176名义务教育段贫困生实行“两免”,对495名住宿贫困生补助生活费,对700名非住宿贫困生补助交通费,已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285万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