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固本强基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23 南方日报

  李日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采取自上而下组织农民的方式,通过推动乡村组织化来实现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劳动力就业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农村的一个举措。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最终完成,有赖于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阳东县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过程中,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挂点平地村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其贴近农民的优势,起到组织者、实践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治理有方的组织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发动和组织农民,只有农民自愿和乐意参与,新农村建设才能深入持久,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才能建立,农村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建设新农村不是一朝一夕的运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农村新面貌的长期保持,必须有赖于农民的真正参与。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农民,也来自于农民,最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只要其真正为农民所想,为农民做实事,那它就能够得到农民的信任,从而成为一个治理有方、有号召力、能力强的组织者,农民群众就会凝聚在其周围,成就一番事业。

  上传下达的实践者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乡村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上传下达的作用,肩负着把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具体举措传达给农民,同时把农民的意愿上传至政府的任务。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和完善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即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但中央财政投资用在哪里,才能达到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农民所需要的项目上,并能满足村民真正的、共同的需求呢?这就有赖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真实、准确地把农民的需求和愿望上传到上级政府,从而促使政府作出正确的、符合建设新农村要求并满足农民愿望的选择,这也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反映民意的能力和诚意的考验。

  利益分配的监督者

  比如,对耕地、滩涂、山林、荒坡、水面等一系列资源的收益如何合理分配,如何通过集体或者协作的力量将资源资本化,用在代表多数村民意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有赖于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上级政府拨付的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农民自筹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管理和运用,也要由村级组织来运作,只有基层党组织的有力监督,才能使这些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在农村减免税后,农村基层资金一度短缺,要抑制农村基层向农民重新开征各种费用的冲动,也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监督。

  乡村关系的协调者

  在农村实际存在着三类基层组织:一是乡(镇)政府,二是村委会,三是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同时也是作为基层民主运作的基本载体,乡(镇)政府与村的关系是指导关系,而非行政隶属关系。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乡(镇)干涉和取代村的权利,如插手村委会内部事务,甚至或明或暗地影响、操纵村委会选举等,造成乡(镇)、村两级权责不明,产生矛盾的现象。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推动乡村善治的过程,对于乡(镇)、村关系的协调,基层党组织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作者系中共阳东县委书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