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双喜”中国人的“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23 南方日报

  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品牌价值

  品牌,是历史的积淀,精神的凝聚,文化的承载。作为商品或产品,“双喜”只是一种烟,一种梁实秋笔下、百年来供奉着我高我曾我祖父吸食的“烟士披里纯”。而作为百年品牌,“双喜”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中国社会的天翻地覆,体验到中国民族烟草的沧海桑田,更让我们体验到“双喜”百年历史中一以贯之的坚韧与乐观。

  然而,以上所有这些都不够。百年的生存体验让广东“双喜”人更加明白:“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因此,仅有个人的乐观、快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更多的人乐观、快乐起来,达成他们的喜愿:这是历史的昭示,是天下人的心愿。

  顺应这种趋势,广东“双喜”迅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斥资1300万元成立“喜愿基金”,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关爱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一个青少年都有美好的未来,让更多的孩子们欢喜起来,让更多的父母们欢喜起来,让整个社会欢喜起来。

  广东“双喜”是中国喜烟文化第一品牌,“让每个人心中的喜愿成为现实”是“双喜”文化的重要内容。品牌表达的正是对于欢喜、喜悦、美好愿望的传递,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殷切愿望。青少年意味着明天,青少年良好的成长就意味着社会、民族未来美好的前景,因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直接的寄托点就对于青少年的期盼。“为了明天--喜愿基金”正是这一愿望的具体体现。

  一个企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其盈利职能,同时也有其担负社会责任的职能。广东中烟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品牌,拥有厚重的品牌文化底蕴的知名企业,同样也拥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明天,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东“双喜”热心参与设立“喜愿基金”,积极倡导发挥社会的力量,让企业承担更多共同的社会责任,并把其一直传承的“人人欢喜”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愿望付诸于实际行动。

  “为了明天——喜愿基金”通过关爱青少年,将“欢喜”传递到每个家庭,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广东“双喜”品牌在传播“欢喜”的同时,表达出其包容、自信的文化特征,“为了明天--喜愿基金”的设立就是体现。作为社会力量的角色,广东中烟及其品牌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为了明天——喜愿基金”所象征的那样——包容、和谐、自信。

  “为了明天——喜愿基金”,将“欢喜”上升到了包容、自信、责任,将达成目标与实现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愿望有了承接的载体,让“欢喜”有了抒发的通道,让美好的明天有了今天努力的基点。

  传承中华文化祈愿天下喜乐

  作为一个百年品牌,广东“双喜”一直传承着民族气息浓厚的“囍”文化。红色的“囍”字往往出现在美好的时刻和场景中,以“人人欢喜”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囍”是中国人千年的结,然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人欢喜”是“喜”的最大集合,更是“喜”的最高境界。

  周朝,“囍”是道学宗师眼中的和谐社会,“老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和谐的社会,是“人人欢喜”的社会。

  春秋时期,“囍”是均富思想者的乌托邦理想。至圣先师孔子登高一呼“不患贫而患不均”,表达了对天下纷争的厌倦,劝说手握权器、身居高位者营造一个“人人欢喜”的天下。

  唐时,“囍”是伟大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及憧憬。诗圣杜甫向苍天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诗人以天下为重,让人人安居乐业。

  宋朝,“囍”是当时读书人最是春风得意的“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囍”字的出处就是大文学家王安石两者兼得的故事。

  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带着“三民主义”努力奋斗、求索,冀望中国走向“共和”。共和理想得以实现,则“人人欢喜”,遗憾的是,孙先生只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壮志豪言。

  解放后,“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当家作主的喜悦。

  “囍”,是中国人永远的情结。

  一百年前,“双喜”品牌诞生于积贫积弱的清朝末年,“双喜”在“实业救国”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与富裕”的祝愿。虽然当时人民生活困苦,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强烈的,“双喜”的主张就是那个时期人们所思所想的映照。

  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人民真正过上了“双喜”的日子--快乐和富裕。

  生活好了,腰包鼓了,笑扬眉,乐开怀。人们懂得了“双喜”的更深内涵:给人温暖,自己才更温暖;照亮别人,就要点燃自己;与人分享,自己才更快乐。于是广东“双喜”提出“人人欢喜”的主张,由已及人,我喜,你喜,大家喜。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大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欢喜”内涵和质量。

  “人人欢喜”的主张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喜爱。

  广东“双喜”在继承创牌时“喜庆、乐观”品牌内涵的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不但用新内涵演绎行业“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而且以“品牌兴国”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去。新世纪,广东“双喜”传播的是“欢喜”,是自信心,是责任感。

  百年喜愿,共创未来。“为了明天--喜愿基金”的设立,以及“关爱未来,人人欢喜”大型公益晚会的进行,都充分表达了广东“双喜”的主张、愿望。

  广东“双喜”在新世纪,要将“欢喜”的主张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温暖、照亮每个人,要让“双喜”文化成为每个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让中国大地时时刻刻沉浸在“欢喜”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