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夜油贵 处处油 站见长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0:04 南方都市报

  蓝色忧思篇

  蓝色,海一样深的忧郁。2005年,缺油风暴、全球禽流感病毒肆虐、本土水费、煤气涨价……政府和市民的神经一次一次受到撞击。

  题记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当第一声鸣笛划破宁静的海面,当我们怀着万丈雄心去征服彼岸时,是否想到这片湛蓝浩瀚无边的水色也会有枯竭的一日。

  去年9月26日,广州市举行广州市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会上令人惊讶地出现“一面倒”的情形--35个听证代表中,有33名赞成自来水涨价,成为近年来广州市召开的价格听证会中意见最一致的一次。

  我们仍在为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沾沾自喜,以为可上天下海无所不能,但是一夜之间却发现汽车停了,飞机睡了,世界沉寂了,构建在庞大机械世界之上的信心轰然倒塌。

  原来不起眼的汽油迅速而猛烈地撞击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神经,能源安全问题注定在2005年成为广州历史必须收藏的一页。

  我等小民,锱铢爱计,的士的每次跳表都可以让心为之一跳,但从去年开始,不得不接受每次乘坐出租车将要交1元的燃油附加,入冬以来,广州瓶装气价格就一直飙升。12月13日,由每瓶87元升至90元高位,短短几天,广州市瓶装液化气价格连续七次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气价已经突破百元大关。

  我们的荷包,究竟可以容纳多少次的提价?会不会就像水位的上涨,何年何月涌到口鼻,让我们窒息而死?

  忧思不是狂风暴雨,而是亦步亦趋地渐渐相逼,在大同世界的理想仍缥缈难达之际,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能源短缺面前人人平等。

  □文/江玲

  大件事

  广州隐忧

  2005年8月13日,星期六。往日应该开着车,带着家人出外游玩的市民,这个周末留在了广州市区,并且,大部分车主都在加油站门口排起了长龙,希望能够加到汽油。一时间,“广州油贵”。原来不起眼的汽油迅速而猛烈地撞击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神经,能源安全问题注定在2005年成为广州历史必须收藏的一页。

  实际上,这场“缺油”风暴在广州城已肆虐了两个多月。据市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从6月份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向广州供应汽油总体有所减少,导致广州市场汽油紧缺。

  影响:

  “剑兰”行动亦受缺油之限

  缺油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市民出行不方便,汽车闲置家中。很多市民几个晚上不休息,在广州四处找油,有油的加油站前排起了数公里的长龙。的士司机也在四处寻油。花都、从化的农民因为没有柴油,夏耕受到影响。番禺区刚刚休渔期满的渔民承受着油价上涨之痛。

  缺油不但对企业和市民有影响,对政府和司法部门也带来不小的冲击。2005年7、8月,广州警方正在全市开展重点打击街面犯罪的“剑兰”行动,但巡警等警种多无备用油,需到定点加油站加油,而定点加油站经常无油,又不得不到其他加油站排队加油,很多值班巡警因此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提前加油。

  一些医院的120救护车也也难逃缺油窘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有关人士介绍说,该医院的救护车一样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加油,救护车正常出车受到影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的120救护车都面临类似困境。

  质疑:

  石油巨头制造油荒以提价

  8月14日,星期日。广州市政府紧急召开成品油供应协调会,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林元和表示,广州已获得多家石油公司的全力支持,缺油现象3天内可全面缓解。

  随着两大石油公司每日在广州市场投入万吨以上油品,广州油品紧缺得到缓解。到8月17日,持续两个多月的“缺油时代”告一段落。

  广州能否不再出现这种情况?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不乐观。

  2005年8月9日,中石油华南销售公司负责人第一次正面回应广州的油品紧缺原因,该负责人称,此次油品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麦莎台风的影响。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入夏后广东进入燃油消费高峰期,再碰上几次台风严重影响运输,所以导致油品供应非常紧张。

  广州市经贸委负责人认为,市民恐慌性加油让油品紧张变成紧缺,部分在市区中心位置的社会加油站无油可加则加剧了市民的恐慌心理。

  业内专家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广东油品商会油品部主任姚达明认为,此次台风只是促使广东石油供给链条断裂的导火线,最根本的原因是今年以来,油品供应关系一直偏紧。

  新华社等媒体和市民则质疑中石化、中石油两个石油垄断巨头,认为两大巨头为了胁迫政府提价,改变油品进出口价格倒挂的损失而制造油荒。市民普遍认为,广东经历的台风很多,以往台风根本没有引起这种局面。而市民之所以四处排队加油,确实是因为加不到油。“恐慌论”至多只是加重油品紧缺。

  海关的统计数据成为一个佐证。上半年,广东口岸进口原油大幅回落,而正当缺油现象降临广州之际,成品油的出口却急剧增长近五成。2005年前7个月,经广东口岸出口成品油117.3万吨,增长39.2%;进口成品油974.3万吨,下降19.1%,呈现出口增长进口下降的局面。

  缺油时代的来临,给广州敲响了警钟:石油行业是城市的命脉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石油巨头的垄断,政府部门尤其是广州市政府能否成功干预,将会是一个新课题。据悉,此次油品紧缺时期,广州市政府部门多次进行协调。

  广东省石油学会秘书长温镇杰、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博士等专家提出,广东非常有必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政府部门都意识到了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性,但能否建立石油储备仓库要等待国家批准。

  后时代:

  出租车要收取燃油附加费

  2005年11月,为了应对油价上涨、稳定出租车行业,广州市物价局宣布,从11月15日起,广州市民每次乘坐出租车都要交付1元的燃油附加费。此外,11月15日起,出租汽车经营企业须在向出租汽车司机正常收取承包费、综合服务费等费用中,每车返还100-200元/月。

  广州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征收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属临时措施,今后将视油价变动适时调整或取消。如当93号汽油零售价格(不含清洁剂)低于2004年与2005年上半年平均价3.7元/升时,临时措施将取消。当国际油价长时间高位运行时,将会考虑采取提高起租价等方式来替代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的临时措施。

  除了油品以外,2005年,广州还经历了水价上涨、液化瓶装气价格飙升等问题。能源安全已成为广州十一五必须面对的问题。

  □文/彭科

  □图/卢汉欣刘可

  数字

  一年之内油价五次变动

  2005年3月23日

  广东省汽油(标准品)出厂价每吨由3750元调整为4050元。

  2005年5月10日

  广东省柴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150元,由3320元调整为3470元。

  2005年5月24日

  广东省下调汽油价格,汽油(标准品)出厂价格每吨下调150元,即每吨由4050元调整为3900元。

  2005年6月25日

  广东省汽、柴油(标准品)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和150元,汽油调为每吨4100元,柴油调为3620元。

  2005年7月23日

  广东省汽、柴油(标准品)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即汽油每吨4400元,柴油每吨3870元。

  非常事

  水价听证会

  代表一边倒赞成从高涨

  “此次水价听证会可以说是近年来广州市召开的价格听证会中意见最一致的一次。”

  ——市物价局局长沈志超

  2005年9月26日,广州市举行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会上令人惊讶地出现“一面倒”的情形——35名听证代表中,有33名赞成自来水涨价;其中赞成从高涨价、采取第二方案的代表过半数,有20名。

  在听证会上,只有两名代表发出反对声音。代表何建安列举了十大理由表示反对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调整。代表李建昭也反对单一提价,因为“节水不能单靠价格杠杆来实现”。

  听证会后,市物价局局长沈志超坦言,代表们的表态出乎他的意料,按照他原来的设想,会有较多人赞同涨价幅度没那么高的方案一,“没想到那么多代表一致同意方案二,没想到同意方案二的人比同意方案一的人还要多”。

  听证会结果引起了市民强烈的异议。不少市民认为,此次听证会只是走过场,“听而不证”。

  2005年12月初,市统计局调查表明,仅有17.6%的人“赞成”通过提价遏制浪费行为,“不赞成”的人则达74.8%,低收入者“不赞成”的比例更是高达88.6%。

  2005年11月28日,广州地铁线网票价调整方案听证会开先河,通过抽签产生10名乘客代表,有关人士推测此举与此前的水价听证会有关。

  2006年1月1日,与听证会结果一致,广州居民用水水价涨至1.32元/吨,但听证会上提出的阶梯式水价却未实行,广州市民又是一片哗然。

  瓶装气呼吁价

  价格节节升政府终出手

  “呼吁全市燃气经营企业在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把瓶装液化气价格控制在95元以内。”

  ——市物价局

  2005年入冬以来,广州瓶装气价格就一直飙升。12月13日,由每瓶87元升至90元高位,短短几天,广州市瓶装液化气价格连续七次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气价突破百元大关。连日来,市民大叹用气不易,纷纷呼吁物价部门出面干预。

  12月20日,在百姓千呼万唤中,广州市物价局终于出手,在与振戎燃气、市煤气公司、中穗燃气、九丰燃气4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液化气经营企业协商后,市物价局决定,广州瓶装气暂不实行最高限价,但要实行“呼吁价”——物价部门呼吁全市燃气经营企业在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把瓶装液化气价格控制在95元以内,对少数乘机哄抬气价的经营者,价格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对此,市内燃气“四巨头”一致表示支持。

  12月23日,广东省物价局宣布紧急启动瓶装液化气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进口、出厂液化气实行提价备案制度,广东省六大液化气进口商和三大生产商须报请省物价局同意备案后才能提高进口批发价和出厂价,以从源头上稳定瓶装液化气价格。

  2006年元旦,广州城内瓶装气价频见超出95元“呼吁价”。一些小公司充气点每瓶气更达到97、98元,有些气站虽然每瓶价格是95元,但却在送气服务费上做起文章,有的加收三五元,有的则加收七八元。

  招工难

  过去人找厂如今厂找人

  “过去是人找工厂,现在是工厂找人,工厂扩大生产,急需工人。”

  ——招工企业

  2005年2月12日,大年初四,广州火车站的人流创下近年新低。这天到达的旅客3.7万人,比去年同期少1.8万人,下降40%。春节黄金周期间,乘坐火车来广州的外来工人数比2004年同期减少了7.6%。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安徽阜阳铁路部门发布数据,预计2005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49.3万人。其中上海方向61.4万人,同比增长14.2%;杭州方向19万人,同比增长24%;而广东方向仅有27.4万人,同比下降2%。

  这些数字的背后,预示着“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神话正在被打破。

  2月19日,广州首场外来工招聘会开锣,不少企业不但招新工人难,就连企业原先的工人,不辞而别的也大有人在。有企业甚至八成工人未准时回厂上班。缺工之下,广州一些工厂机器趴窝,老板当街“抢”人,企业被迫上街摆摊招人。

  8月,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发现,海珠区、白云区、增城市等地的城乡结合部聚集了大量制衣、制鞋、纺织小厂,由于招工难等原因,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竟违法招用未成年人。

  这一切,都发生在取消“春节后一个月不得招收新外来工”的禁令后,“招工难”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

  2005年广东省企调队对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市503家企业进行春季招工情况抽样调查显示:今春招工企业过半招不足。

  关键词

  苏丹红

  涉红源头追至广州

  2005年2月,英方称,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产品中可能含有致癌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后,北京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18个省市的企业的88个样品中检测出工业用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着调查的深入,各种线索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地方——广州。最终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亨氏的“涉红”原材料辣椒精主要来自田洋食品有限公司。4月,该公司两个主要涉案人被刑事拘留。

  美食节

  从头到尾一波三折

  2005广东国际旅游节60个项目中的最后一项活动——第六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十九届广州(国际)美食节,今年屡经波折。

  美食节原定11月28日开幕,因场地交接问题推迟到11月30日,但推迟消息未对外发布,导致众多市民扑空。

  美食节主会场天河体育中心因为收取10元门票,严重影响客流,出现十余商铺关门谢客及商户不满等问题。

  本届美食节的重头戏——世界御厨绝技绝活表演也大为缩水。

  意外事故让明年广州的美食节是否还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成为悬念。

  禽流感

  家禽养殖全线亏损

  2005年10月,从青海、内蒙古一路杀至安徽、湖南的禽流感,逼近广东。

  鉴于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广州禁运一切湖南、安徽两省疫区家禽入境。11月底,广州对全市鸡只进行防疫注射,重点监控农户散养和小规模鸡场的鸡只。

  禽流感威胁导致广州鸡只批发生意锐减,不少鸡只批发市场反映,生意比平时少了三成。

  据广东省农业部门信息显示,自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家禽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短短一个多月广东家禽养殖亏损达9亿元。

  五羊雕塑

  姓公姓私争论不休

  “五羊雕塑”是广州市雕塑院尹积昌等3位雕塑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市政项目,是享誉海内外的雕塑作品。2004年12月,北京某知识产权公司向广州雕塑院通报,“五羊雕塑”图案被广泛应用在商标注册、广告宣传等方面。

  2005年6月9日,广州雕塑院俞畅院长委托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打响国内城市雕塑维权第一枪。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经过调查后,对广州数百家企业发出律师函,并对家乐福提出起诉,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1月2日正式立案处理。

  社会各方对此问题争议很大,比如作为广州市城市标志之一的“五羊雕塑”到底姓“公”还是姓“私”?

  图:

  2005年8月,只要一听到哪个油站有油,车主们便一拥而上,在油站前排起长龙。

  2005年2月,广州花都,招聘外来工的人士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市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