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越来越松动的户籍是一种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0:41 南方都市报

  对论

  核心提示:1月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2006年第一号文件,大大放宽了创新型人才入户政策,符合专业、学校和年龄的大学生可以个人身份入户深圳。

  ★参与人:马敬仁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主持人:秦鸿雁本报记者

  秦鸿雁:对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的深圳来说,这次户籍制度松动将会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严重的户口倒挂,导致深圳人口高度不稳定,大进大出,给深圳的城市、社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马敬仁:深圳再一次对户籍制度进行调整,跟其目前的整个人口规模和结构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目前居住在深圳辖区内的人口达1200多万,而常住人口170万不到,这1200多万人口结构、常住和非常住人口的比例严重失调,扩大常住人口的绝对数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十一五期间,深圳户籍肯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常住人口如何增长?过去是采取每年招聘或调入的方式进行,户籍人口并未完全放开。扩大人口比例,这些人从哪里来?不外乎几个途径,比如为深圳作出大贡献的,招聘、调入,甚至放开大学生门槛,以保证总量增加的同时,人口的素质结构也能得以调整。

  秦鸿雁:过去,大学生需有接收单位才能入深,而从这一次出台的文件来看,没有接收单位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也可入户深圳。

  马敬仁:这为一部分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相信会有大量的大学生选择落户深圳之后再谋求发展。对他们来说不再有户口的顾虑,对深圳来说,也是网罗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无疑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人群,他们年轻、活泼,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知识结构也具有领先性,他们应成为深圳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数个方面创新的新生力量。

  秦鸿雁:纵观深圳多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自1995年底深圳建立暂住户口、蓝印户口和常住户口的户籍体系,迈出户籍制度松动的第一步后;2002年深圳户籍改革开始向诚信纳税人倾斜,连续5年纳税在8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可入深户,首次将个体老板纳入招调范围,允许各类型企业的法人代表、投资者和个体工商经营者通过招调员工的方式进入深圳;2003年取消挂靠禁令;去年深圳出台了“1+5”人口管理文件,这也是建市25周年以来第一次出台的完整的人口政策,将户籍迁入深圳人员分为技术技能迁户、投资纳税迁户、政策性迁户三大类。这一次,可能是自1995年以来深圳第4次户籍制度改革和调整。从总体来看,户籍壁垒是越来越宽松。

  马敬仁:过去深圳经历了暂居、蓝印户籍等改革过程,在给深圳的广大劳务工一个市民待遇上作了一些努力。但也有一些问题,象沈阳此前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有些方面较深圳更加开放。其实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一个地方政府所能左右的。地方政府只能渐进、适度进行改革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调整人口结构方面也需要对其进行探索。这次大学生入户深圳政策松动,也将推动整个深圳户籍制度改革。将让深圳户籍制度由过去的管制向服务户籍管理办法转型。而是改变过去层层门槛,将为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的一项。给有意入户深圳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秦鸿雁:这种户籍制度的松动,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不会对整个城市的运营成本是个考验呢?

  马敬仁:如果户籍人口过多,且教育层次较低,实际上要常住居民付出更多的税赋,增加城市负担。所以从理想的状况来说,放开入户,给所有人提供公平的待遇和公共福利,反过来可能是对原居民的不公平。深圳这次的户籍制度松动是给了一部分大学生入户的自由,标准是开放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大家尽管争取就是了。

  秦鸿雁:说到标准,深圳每一次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政策调整,都会引起不少争议。理想主义者总是认为标准一定会把一部分人排斥在外,因而设立标准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但是必须看到,每一次调整改革,实际上都是户籍壁垒的松动和门径的扩大。过去,我们曾经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最终消灭“三大差别”,即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差别”。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最后的残余标志,对其进行改革是消灭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而深圳的历次改革,包括偶然性的个人事件如亚姐冠军招调入户,都是对户籍制度的突破,也是最终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民自由居住和迁徙权利、消除城乡壁垒和差别的一个驿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