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支教归来话“支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2:58 人民网

  郭晓鹏,郑州师专报记者,2004年度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参与了该年度的支教活动。

  我无法从词源学的角度解释“支教”一词,故而不能说明“支教”一词源于何处或何时。但自1996年“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则此一“支教”,彼一“支教”,俨然已成俗语,广为流传开来。

  “支教”一词的生成作为一种话语生产,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能够反映出话语生产者对所指世界的认知情况,这种认知有时是准确而深刻的,有时却是倒错或变异的。从“支教”的现实运作来看,作为其“世俗基础”的所指世界即支教行为系统本身已与其产生了显豁的游离。通俗言之,就是“支教”一词已名不符实。中国人习惯于名实之争,“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实已明,则天下之理得矣。”在我为“支教”正名之前,有必要对“支教”所归属的“三下乡”作一番阐释,为了不影响这篇文章的语体色彩,在遵循政府文件的相关论述的前提下,我尽量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进行表述。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始于1996年,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三下乡”是指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发展为旨归,而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卫生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实施,具有广阔的社会参与面且是经常性的一项活动。狭义的“三下乡”是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范围为全国各类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与其他领域和行业的“三下乡”相比,大中专生“三下乡”具有直接的双重意义,即“三下乡”这一行为的施事者和受事者形成了一种明显的互补状态。大中专生在乡村诸多方面进行有限“濡染”的同时,又了解了国情民意,磨练了坚强意志,培养了专业技能或素养。但这仅为政治和教育层面上的策略和论断。其实,除此之外,大中专学生“三下乡”还有着深层的文化意义。大中专学生作为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言人,他们的实践过程就是一种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传播与再造过程。这也是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先进文化从其勃然生成的中心地域辐射至四荒及边陲地域,历久而不衰,虽受封建锁链之桎梏,但文化的平民化进程却似滚滚东流之江水,奔流至无涯,泽被于万世。据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学概论》一书中所载,“古者治教未分,官师合一,学术本诸王官,民间未有著述。此在周时犹然。自周室之东,而天下失官,大人不悦学。于是官学日衰,私学日兴,遂有诸子。”私学的兴盛已是学术平民化的第一步,诸子聚徒讲学,周游四方,游说权贵更是将文化传播到了寻常里巷、田间阡陌。由此观之,大中专生“三下乡”又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学术风范的传承和延续。

  由于对“支教”的误读,部分“支教”学校将学生束缚在讲台上,从而大大削减了“支教”学生实践的领域,除了传授传统知识外,并无其他作为。其实支教学校大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以家访的形式对中国农村现状进行调查;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当地教育建设,如对乡镇经济与教育发展失衡现象进行研究,并提供积极性建设;或者让学生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进行一定规模的“课改”或“人文性”大演讲。由于学校对支教的误读,参与支教的学生也随之忙碌着狭隘的“支教”时光,他们十分老师模样地进行重复的教学“八股”试验,而忽视了其他。由于课时的需要,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上课机会不多,于是无上课机会便无所作为,无所作为便嬉耗光阴,嬉耗光阴便精神萎蘼,精神萎蘼便失落如“尼采”。综上而言,支教已成为一种单一的行为、狭隘的行为,失却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们期待着支教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们能够深刻体悟这一点,以将支教引入尽善尽美之途。同时,我们更期待着更高质量的“支教”能够大量涌现,即专家学者、知识精英们走出象牙之塔、冲破经院樊篱以游学四方,服务大众,而不是热衷于大而无当,内容空洞的自我理论建构和概念制造,在缺乏所指的世界中用能指制造自己浅薄的虚荣和快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