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可持续资源经济 建环境友好型云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7:35 人民网

  [内容提要]如何解决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的矛盾,将资源优势持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云南科学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经济发展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的可持续保护又依赖经济发展。我们赞成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和“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的观点,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环境承载力的过分增长。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持续的资源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欠发达地区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抓手是基于资源禀赋的特色经济的可持续资源经济;基于资源禀赋的可持续资源经济特色的培育能

形成支柱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技术的支撑是云南可持续资源经济之路的关键。

  [关键词] 可持续资源经济资源转换战略生态产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旨就是要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云南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必然抉择。

  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必然抉择

  

  云南省省情的基本特征是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并存。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药物宝库”、“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到2004年底云南省有低收入人口515.4万,绝对贫困人口262.3万,两项指标均占全国的10%左右。全省人均GDP6733元,在全国排序第25位。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下,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人均收入低下→滥垦滥采伐→生态日益恶化→人均收入更低……;而人均收入低下→内部积累严重不足→技术停滞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在人口增长条件下人均收入更低 2。如果片面实施赶超战略 3,照搬照抄发达地区的发展指标和因袭其“路径依赖”,以牺牲资源等为代价换得一时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的。

  从现实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看,云南的发展既依托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我们认为,破解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并存的难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途径之一是建构可持续的资源经济。按照反映区域间科技、经济发展的级差状况的梯度推移理论,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并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但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后来居上的事实表明,如果一个地区能够培育出一个或几个有规模、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梯度推移模式和“贫困的恶性循环”就能打破。但是,跨越式发展的“抓手”在哪里?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要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就是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

  作为生态文明支撑的“生态产业”,就云南发展的实际来说,其核心是本文所称的“可持续的资源经济”,其形象的说法是“绿色经济”。所谓资源经济,即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发展现象。如果说“零资源经济”靠的是强市场导向性资源聚集,整合各种生产力发展要素构筑本地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资源经济则更仰赖较为富饶的资源。欠发达地区只有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才有其市场空间:他无我有,赖于资源的独特性,一经开发即可填补空白,没有竞争对手即为最大的竞争优势;他有我优,凭借相对比较优势,加大力度去开发,形成竞争优势。特色经济总是以某种特有资源的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和特色产业群为支撑,以具有市场稀缺性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可持续资源经济意味着:一是时间的可持续,要有利于资源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世界上资源性地区,在发展中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期——资源大量开发引起的经济高涨期——资源枯竭而导致的经济衰退期——经济转型期,成功者再度腾飞,失败者从此一蹶不振,衰败下去。可持续资源经济正是要力求避免一蹶不振的覆辙。二是空间的持续性,要有利于横向的延伸,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发展。三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态的良好。四是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即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形成了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生产、绿色产品营销、绿色产品消费等这样一条绿色生产——消费、绿色的资源配置的链条。

  “可持续的资源经济”(绿色经济)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新兴工业化是相辅相成,都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活动;都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追求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强调要运用经济规律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力求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都要借助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识,特别是产业代谢研究,找到能使经济体系与生物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相匹配的可能的革新途径,最终就是要建立理想的经济生态系统。总之,就是旨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利用的科学。经济发展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的可持续保护有赖于经济发展。但有些经济学却把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割裂开来,仅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仓库和人类生活的空间。它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基于环境的外部性 4。随着研究的进展,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将表示这种影响的外部成本,计入相应的资源产品价格之中。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将环境看成是可能耗竭的环境资源 5。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的过度破坏,环境资源的滥用,主要是由于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高度外部化。也就是说,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让破坏环境者充分付费,或者是环境破坏者逃避了付费责任 6。如兰德尔所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的现象” 7。外部经济理论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追求一种全面的、长远的持续发展,这正是可持续资源经济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据国务院扶贫办调查,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西部的山区,这些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非常明确指出,“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下一步国家将建立补偿机制,根据不同地区内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总量来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考核标准,让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生态而非经济发展的责任,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平衡各方利益 8。

  人类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有限资源构成的有限的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经济是基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不同于假定生态环境中资源是无限的和无偿的,自然是可随意“放牧”、任意倾倒废物的场所的“牧童经济”,是一种以良好状态维持有限生态资源和有限环境容量的“宇宙飞船经济” 9。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只有把经济与社会需求限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环境容纳量和资源最大可持续产出范围内,才能保证人类持久地共同享用地球家园的生态福利。有四种基本生态主义立场:“深生态”可持续发展、“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抑制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云南“三江水电开发”、“林纸一体化”等争论,我们赞成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和“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的观点。这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由此逐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富裕。在处理现实的经济和环境的关系时,采取什么样的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的上游和源头,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云南的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和下游国家影响也很大,保护和建设好云南的生态是全局性的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