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普著作获国家奖是个良好开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0:19 红网

  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9日在京颁发。共有7项科普著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科普著作无缘国家科技奖的历史。获奖的科普著作中,由我国各领域著名的科学家领衔主编的《院士科普书系》尤其引人关注(1月10日《潇湘晨报》)。

  科普著作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激励机制上的空白,具有破冰意义,无疑是科学普及的一个良好开端。

  用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科学形象化,这本是科普读物的起码标准。然而,长期以来,一些科普读物大量使用“行话”,照搬科学术语,使得“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这种“科”而不“普”国内科普出版界顽症,不但没有普及科学,反而使青少年视之为畏途,把青少年从科学的殿堂前推开了。

  科普读物“科”而不“普”现象的存在,与我国实际上缺乏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密切相关。本来,科研第一线的人比较适合写科普文章,国外大科学家往往都是科普作家。像沃森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基因·女郎·伽莫夫发现双螺旋之后》一书,带给读者奇妙的感受,起到了非常好的科普效应。而我国的科普作者大都是业余的,有些人甚至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只是找一些材料抄一抄,或者编译一些海外的材料,把奇妙的科技知识讲得过于烦琐和枯燥,使得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我国专业的科普队伍的缺乏,缘于国家缺乏对科学普及的激励机制。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均科普经费尚不足1元钱。2005年前,科普成果竟然被拒之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的门外。而在科普创作方面,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投入和产出的极大不相称使得科学家一般不愿意为此而耽误自己的科研。将科普著作纳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范围,无疑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的普及,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雄厚的科普沃土上才能产生科学巨匠,绽放出眩目的创新奇葩。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等科技强国正是建立在高水平的科学普及上的。我们期待,有了科普著作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个良好开端,我国科学普及能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

  (稿源:红网)

  (作者:马碧)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