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会中国走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7: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社会中国走笔

  

社会中国走笔

  

社会中国走笔
2005:一路风雨一路歌

  图景扫描

  1.经济:三年高速增长。从2003年开始启动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到2005年已经持续了三年。中国GDP的年增长速度,2003年为9.1%、2004年为9.5%、2005年预计为9.4%左右。这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特点,是中央较早地和比较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而且宏观调控方式也更加灵活,有保有压有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所以这次增长周期的波峰虽然不如过去高,但高峰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过去长。

  2.和谐:进展明显。在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已经实行和将陆续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逐步取消农业税,调整土地征用价格,加大就业培训的力度,解决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加强社区建设,扩大农村养老保障的试点,制止教育乱收费,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非公企业的工会建设,加强反腐败及对中央和省级权力部门的审计监督,严格税收监管,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等等。这些关系民生、民利、民权、民情的政策和措施,使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3.生活:稳步提高。2005年1~9月,扣除价格增长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2元,同比实际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同比实际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1亿元,同比实际增长12.1%。2005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8%。从构成看,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3.3%,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9%,回落26.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5.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其他类商品价格大多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

  4.新农村建设:掀起盖头。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为此,中央启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的发展。在医疗方面,试点进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在养老方面,扩大对农村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老人发放补贴的试点范围;在社会福利方面,积极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探索;在土地征用方面,更加妥善地处理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安置;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提高农村通洁净水通电通柏油路的普及率等。

  5.社区:进程加快。200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43%。社区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建设,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社区正在成为对工作单位具有替代作用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网络,在落实社会保障、就业、税收、治安、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犯罪矫正、环境保护、社会纠纷基层调解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社区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和知识化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全国社区居委会的40多万成员中,50岁以下的占75%,高中(中专)文化以上的占77%。社区志愿者队伍也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社区志愿者组织7万多个,人数1600多万。

  难点回放

  1.基层财政薄弱: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之痛。农村普遍取消农业税以后,搭车收费也随之减少,尽管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逐年增加,但乡镇财政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特别是一些农业主产区基层财政更加紧张,加之目前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超编情况比较严重,使全国近2/3的乡镇负债运行,一些乡镇欠发工资的情况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公共服务能力。一些乡镇将公共权力出售给私人,造成少数地方强人强占公共资产、垄断和掠夺公共资源,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和农村政治社会秩序。

  2.土地城市化的疾走与农民市民化的蜗行。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目前农用土地变更用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各地都存在大规模征地的冲动,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很快。与此同时,由于征地而失去耕地的农民,并没有完全通过非农就业和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融入城镇社会,从而造成数千万失地、无保和就业不稳定的农民。农民从乡村社会进入城镇社会,脱离了传统的乡村互助网络,进入人际关系陌生的城市社会,并没有因为户籍的变更而很快完成市民化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大大快于农民的市民化而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方面。

  3.就业形势:总体紧张下的结构性短缺。劳动力的供给仍然处于不断增长的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再就业岗位仍然保持很大需求。农业劳动力也存在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总体紧张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同时,劳动力供给上的结构性欠缺问题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短缺,在劳动力需求大的工业集中的快速发展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更加普遍;技术岗位性短缺,中等技工和高等技工存在很大的缺口;年龄岗位性短缺,25岁以下的青工短缺情况比较突出;性别岗位性短缺,青年女工的短缺越来越普遍。

  4.上学、看病、行路风雪载途。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普遍不满。这既有快速增长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有公共服务领域运行机制的问题。教育和医疗公共资源配置的失衡,以及公共服务“创收”机制带来的行为扭曲,使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几倍于家庭收入的平均增长,使国家预算内医疗经费的增长大大快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使国有单位的医疗支出大大超出单位财政的医疗预算。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时代的到来,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出现行路难的问题,交通堵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5.减贫:在低收益中走过。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还存在约7500万贫困人口(大体相当于目前农村的贫困人口加上低收入人口)。而且,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低于人均收入线1/2的“相对贫困人口”,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群体的庞大,并没有明显的降低。随着子女教育费用和医疗价格的增加,以及子女教育需求的刚性、健康需求的提高和一些疾病的蔓延,因灾、因学、因病造成家庭致贫和返贫情况也更加突出。

  6.矿难频发成为安全生产难以承受之重。2005年安全事故问题更加严重。全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人,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7起,死亡1200人,同比分别上升6.3%和28.2%。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在煤炭行情高涨与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煤炭行业超设计能力生产与频繁“扩能改造”现象成风,包括国有、地方、个体在内的各类煤矿,纷纷挑战生产能力极限,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加速枯竭,更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2005年全国煤矿发生特大事故58起,死亡1739人,比上年上升34.9%和66.6%。

  2006:在民生关爱中前行

  前景概览

  1.经济:蛋糕继续做大。关于2006年的经济增长状况,目前学界争议较大,预计2006年会打破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不超越三年的情况,延续高速增长的势头,GDP增长速度仍会高达9%左右。

  2.社会:发展步履加快。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指导下,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将更加受到重视,各种社会中介组织也会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将有所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情况可望得到扭转。

  3.新农村:全面建设渐呈燎原之势。中国将加快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速度,农村面貌总体上越来越落后于城市的发展趋势将会逐步得到扭转和改变。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对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要求缩小城乡差距,更因为中国持续的快速增长需要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而不解决如何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的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中国城市经济积聚的力量,也越来越具有了向乡村发散的能力。

  4.劳动力市场:从无限供给走向结构性短缺。劳动力总量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是主流趋势,然而,劳动力无限供给局面终结的时间点可能比我们过去的预测大大提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状况将更加明显,并逐步从东南沿海的区域性问题变成全国性问题,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将更加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和各地政府的政策都会做出反应,劳资关系的协调和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将更加受到重视,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会有所提高,从而带动劳动力市场的低位工资水准。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面临新的挑战,提升人力资本和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5.消费市场:在增减换位中重新洗牌。近两年来,全国普通小学每年减少几万所,小学的招生人数每年减少70万~80万人。而与此同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目前以每年3%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在孩子减少、老人增加的发展趋势下,市场需求会发生很大变化,与孩子相联系的玩具、食品、服装、图书、教育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会感受到需求变化的压力,而老年旅游、老年保健、老年照顾等方面的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6.大学扩张:潜伏着财务风险。全国大学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发展到目前的近2000所,副部级大学也已达30多所。特别是大学在扩展中的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出来,有的大学已处于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也无法偿还,而且大学债务的责任人缺位,很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大学的债务使银行增加了财务风险,将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新的不良债务,而且迫使大学更加朝着“创收”的方向发展。

  路径问寻

  1.经济稳定和政治秩序并重。2006年中国将开始一个新的五年发展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改变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提升经济力量和生活水平的关键阶段。但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2008年是政府换届。这种情况下要防止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等待、观望,甚至放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问题。要特别注重关键发展阶段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秩序,避免经济滑坡和政治秩序受到影响。

  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已成为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虽然政府仍肩负着制定发展战略、维护市场秩序、调控宏观经济的重任,经济建设还是工作的中心,但应当逐步把工作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因为这些关系民生的领域,是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保证其运行的公益目标的。

  3.社会建设:注重利益协调。现代社会可以分为三大领域,这就是靠精简有效、令行禁止的文官机制运行的政府,靠市场机制运行的经济,以及靠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运行的社会。社会与政府和市场的运行机制不同,它不排斥市场,但又要确保公益目标,它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虽然是非营利的,但也是GDP的重要贡献力量。

  4.让三产快速跟进。中国的事业单位,多数是与第三产业联系的非营利组织,中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与中国事业单位的运行缺乏活力有关。但事业单位的改革,一方面涉及引进竞争机制与公益服务目标的冲突,另一方面涉及精简可能遇到的巨大阻力。如何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当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5.锻造从业素质。随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寻岗和转岗的职业培训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应当采取政府补贴、用人单位出资、个人分摊等各种灵活的职业培训机制,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一般劳动力的素质,以便促进就业市场的发育,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6.搭建机会公平的平台。一个社会要有效率的运行,就要使分配的结果能够反映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所以,分配结果的公平并不是平均化,贫富差距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机会公平和制度建设的问题。解决机会公平,就是不能让那些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素影响分配的结果,而解决制度建设的问题,就是要有财政、税收、保障、福利的制度对竞争的结果进行合理合法的调整。

  7.设立新的减贫工程。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应当实行新的减贫工程,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的标准(购买力平价美元,大体相当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00元),把在这一水平下生活的7000多万农村人群列入新的减贫目标。

  8.充盈钱袋:从兼业做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一旦市场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滑,农民收入就会受到重大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难题。从目前来看,应当把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普遍非农兼业”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应当为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其他方面的服务。

  (摄影:陈更生)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导李培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