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践行春天的诺言(今日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2:57 人民网-华南新闻

  

践行春天的诺言(今日关注)
卫生院医护人员为老人治病

  何运斌摄

  春天总是给人带来希望。去年春天,广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党委、区政府许下诺言:用一年时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如今,一年过去了,又到了召开“两会”的时

候,这“十件实事”完成得怎样?是否真的赢得了“民心”?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连日来,记者深入广西基层,走访了山里的学校、缺水的大石山区、边远的农场……感受“十件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变化。下面记录的是此行的一些片段。

  地点: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沙井村

  蓝阿婆的“经验”不灵了

  在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沙井村,蓝阿婆的大儿媳快要临盆了,蓝阿婆坚持要让媳妇到县医院去。

  “离县城有20多公里远呢,为啥不送镇卫生所?”大儿子显然持“不同政见”。

  “我生老二的时候,就因为镇卫生院条件不好,差点上了奈何桥!”蓝阿婆寸步不让,极力想说服家人。

  蓝阿婆是有过教训的。生二儿子时是上世纪70年代。很不幸,她产后大出血,接生婆束手无策,连忙送“公社”卫生院。值班医生一看:“我们哪里治得了?赶快往上送吧!”家人只好把她抬到公路边,拦到一辆军车送县医院,这才逃过一劫。

  蓝阿婆还在忙着张罗,可大儿媳的预产期突然提前,送县医院已经来不及了。一家人只好停止争论,手忙脚乱地把媳妇送镇卫生院。临出门前,蓝阿婆还不放心,她凭自己的“经验”特地留了一手:叫二儿子赶紧到镇卫生院路边拦车,以防万一。

  两个多小时后,孙子平安出生,蓝阿婆松了口气。环顾镇中心卫生院宽敞而又设备齐全的产科,蓝阿婆说了一句话:“没想到卫生院这么先进。”

  陆川县卫生局干部章永祥说:“产科的好坏最能体现乡镇卫生院的作用。以前,因为各镇卫生院产科用房太紧张,险些让10多万人口的大镇都没地方生孩子。”

  改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是广西2005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蓝阿婆所在的乌石镇,镇中心卫生院就获得资金78万元,一下子扩建了1000平方米。新建的产科还配备了专门的隔离产房,患有传染病的孕妇生产能得到特别处理。据了解,首批广西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安排了5个县,共69个乡镇。这69个乡镇卫生院共需扩建40550平方米,目前,这些乡镇卫生院已经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

  地点:来宾市忻城县

  农村学生住上公寓房

  记者来到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中学。群山下几栋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美丽。校长黄晓东领着记者参观,最令人意外的是,学生宿舍像公寓一样每间都配有独立卫生间。

  黄晓东感慨地说:“我们在1998年做了个十年规划,规划中学校2008年的规模,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没想到政府帮助我们提前3年实现了梦想!”他兴奋地比划着:这里原来是一排泥瓦房,墙面开裂斑驳,是学生的洗澡房;那里原来是女生宿舍,一到雨天就漏雨……

  2005年,城关镇中学获得上级拨款,建起了一栋四层的教学楼和一栋三层的办公楼,还建起了三层高的男女生公寓楼共4栋。此外,还建成了一个面积达71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仿佛在一夜间,原来的破旧模样一下子成了永远的记忆。

  记者随后又来到该县大塘镇敬流小学,见到的情形也一样:几个月前还是满地黄泥的校园,现在植上了草皮,种上了鲜花,像个公园。校长陈元芳说,就在半年前,学校还是50年前建的泥瓦房,冬天的时候,冷风呼呼地灌进教室,报纸挡也挡不住。“大楼竣工前后,很多村民自发来到学校做义务工。”陈元芳感慨地说。

  据广西区教育厅副厅长车芳仁介绍,农村基础教育被列为自治区2005年十件实事之首,其中土建项目共1385个,受益学校共1181所,是广西历史上一年内投入资金最多、建设项目最多、建设面积最多的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

  地点:崇左市龙州县易地安置农场大理分场

  闭美桃美滋滋地笑

  下午时分,记者到达崇左市龙州县易地安置农场大理分场。这里原来是国营农场,后改建成万亩茶园,专门安置大石山区搬出的村民。

  一下车,几天前刚搬进新居的谢劝英就拉着记者参观他的浴室:“你看,龙头一拧,喷头就哗哗地喷水,以前哪里见过这东西!”

  先行搬来的龙州县逐卜乡薄寺村人闭美桃,在老家时一家5口人挤住一间茅草房,家里没有牛羊,也没有水田,更没有积蓄。去年县、乡领导来村里动员搬迁,她和丈夫报了名。为了准备到县城的车票钱,她和丈夫翻越几座石山,砍了3担大木柴换来10元钱。搬进新家的第一天,他们领到政府发的10公斤大米和一桶油,一家人开始了简单的生活。一个月后,他们承包的6亩茶叶开始冒尖吐绿了,接下来的采茶足足让他们忙活了半个月。“每亩茶产茶叶二三百公斤,每公斤得钱1.6元,3个月后我们就得了3000多元钱。”闭美桃美滋滋地笑。那可是他们在老家卖5年玉米才能赚到的数目啊。

  在2004年以前,广西有近60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贫困及返贫现象十分突出。2005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为“十件实事”之一,当年7个市29个县近3.5万名石山区贫困农民进行了易地搬迁。各安置点户户住上了砖瓦房,生活用上了自来水,看病有了卫生室,孩子读书有了学校。广西发改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自治区政府计划每年搬迁4万人左右,到‘十一五’期间,计划搬迁15万至20万人。”

  链接

  “十件实事”其它项目进展情况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2005年底,全区已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数16399个村点,让全区157多万户700多万农民群众能够接收到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

  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涉及架电、人畜饮水、道路建设、卫生设施建设、学校教学楼建设、文化综合楼建设等方面内容的20个民族乡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工。

  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解困工程:2005年底,全区已经建成工程数1431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困难人口117.38万人,占全年任务的117.38%。

  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2005年,全区计划兴建的25万座沼气池全部建成,千家万户农村群众用上了沼气。

  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设项目:2005年,全区计划中的423个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设项目全部实现开工,许多项目已经竣工。

  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截至2005年11月,全区已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14.06万人,占计划任务的114%,转移就业率达到92.8%。

  城镇居民安居工程:截至2005年11月,全区共落实441个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已完成90%以上工程量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有293.13万平方米,是自治区下达的200万平方米任务数的147%。

  《华南新闻》(2006年01月12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