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自己找一把书的"指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4:55 人民网

  

给自己找一把书的"指南"

  书,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的作用。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的赞誉不绝于耳。从最早的甲骨文的创生,到先秦沉重的竹简与昂贵的帛书,再到后来浩繁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书籍与人类文明携手共进。书的历史,是涓涓溪流汇聚成大海的历史。面对涓涓细流,其清澈可爱让我们惊喜;而置身大海,一种吞没所有的力量让我们感到失落、迷惘。

一如在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前人类却迷失了自我。

  这种迷失感在我们的年代,在我现在所生活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到处弥漫。北京图书大厦、上海书城,昆明新知图书城,还有什么风入松、三联、万圣……外加上每年都有的几次大型的国际的、国内的图书交易会,在这些地方,你都可能会有一种迷失在书海中的感觉。在眩晕中我们该怎么办?随波逐流,任意东西吗?如果你不想这样,那么就带上一个小小的指南针吧。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苏辙曾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自读过庄子之书,苏轼便文思如涌泉,常不择地而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轼在这一点上成为了后世读书人的一个“指南针”,从他之后,众多的文人便都于《庄子》中寻寻觅觅,冀望于发现为文之妙道。其实迷失感不光是现代人的问题,古人亦有此方面的困惑,只不过没有现代人表现明显。从最本质处来说,这是一个眼光的问题。很多人不能发现哪本书、哪些人是真正值得读的。如陶渊明,在他的同时代一直到宋代以前,人们只是将他作为一个二流诗人来看待的。到了宋代,文人们终于发现了陶诗的价值,于是开始重新认识陶渊明,影响所及,一直到现在。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可读之书的,读书终归需要“指南针”。

  时代不同了,我们从哪里寻找新时代的指南针呢?《与名人一起读书》帮我们找到了它。书中记录了29个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精英的读书生活、读书感悟,通过他们的精神之眼,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享受读书之乐,寻到应读之书、学会读书之道,而不至在书海中迷失。贾平凹、残雪、王蒙、刘震云、阿来、梁小民、何祚庥、凌志军……他们关注的领域不同,个性差异极大,但他们对时代的敏感、对书的敏感是一样的,他们读书生活对我们巨大的借鉴意义是一样的。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说:“吴清廉《中的精神》一书不是教人怎样做学问,而是教人怎样做人,对提高人生修养有很多帮助;我爱读当代自由主义大师、哲学家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一书,因为那里有民众的声音;而对我幼年时代印象最深的是《三毛流浪记》,后来有钱后还专门买了一本,因为我觉得小三毛的身上有一种正义感。”这段话既使我们了解了成功人士成长的心路历程,更敏化了我们的读书神经,消除了置身书海的茫然。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您不想使有限之生命迷失于无限之书海,那么就带一本《与名人一起读书》的指南针扬帆起程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