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视点:珠三角力推“农宅公寓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6:55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1月12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梁钢华、段羡菊、杨三军

  初冬时节,记者在富庶的珠三角农村看到,一幢幢现代化的农民公寓大楼正在火热建设中。农民们告别祖祖辈辈延续数千年的单家独院式农居,像城里人一样住进公寓式的高

楼。“农宅公寓化”显现出节约土地、扩大农村内需等“多赢效应”,但也要避免一哄而上的隐患,避免出现新一轮的土地浪费。

   大批“农民公寓”现身珠三角

  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办事处夏西村,推土机已经推倒了200多幢民房,打桩机正在打桩。村委会主任黎月玲介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我们将用10年时间,拆除全村所有的民房,村民全部搬进公寓高楼。在东莞市塘厦镇林村,一期建成的林村农民公寓小区环绕着人工湖,村委会办公场所、社区医疗卫生、银行储蓄、通讯邮政、肉菜市场、休闲会所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61岁的农民林光达一家2005年初搬进公寓里的一套复式楼房,根据林村的规划,全村近5000多农民将分批安置到农民公寓。林光达说:“村委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将新房卖给村民,加上政府补贴和搬迁补偿费用,我们基本上不用花钱就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类似夏西村、林村这样拆单家独院式旧居、统一搬入新公寓的情况,在珠三角工业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地区,正在成为一种热潮。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前不久调查,这个市大朗镇26个村中已有11个在推进农民公寓建设。这个局村镇科科长陈学江说,考虑到东莞农村普遍存在老少几代同堂、家庭人口多于3人的居住形态,农民公寓的户型一般比较大,尽可能使卧室设计有卫生间,便于居住。

  记者了解到,经过酝酿和试点,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等市,这几年已先后叫停了单家独院式民宅的审批,都在积极部署并推动“农宅公寓化”工作。东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居民住宅公寓建设管理的通知》,首次对农民公寓的审批权限、优惠措施、开发规模、用地政策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节约土地求发展

  东莞市大朗镇农民公寓的建设,缘起于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导致宝陂村、佛新村、校椅村需要整体搬迁。大朗镇政府组织村民代表到外面参观考察,村民们接受了按照城市型居住社区建设安置小区的思路。

  如果说大朗镇这三个村的“农宅公寓化”是一种外部力量引发、村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记者采访的许多村的“农宅公寓化”却是尝到盲目建房的“苦果”之后,村民们被逼无奈、却又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夏西村村民户均拥有约2幢房子,人均宅基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而国家现行法规规定,农村居民利用宅基地建房每户人均指标不得超过25平方米。由于民宅建设对土地浪费巨大,夏西村再也没有可供工业开发和物业流通所用的土地,集体经济发展没了后劲。村委会主任黎月玲说,村民拆旧房住进农民公寓后,全村可以节约原住房用地的40%也就是500多亩土地,从而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林村由27个分散的自然村组成,由于工业发展和村民长期分散无序地建造农宅,全村除了尚存的7000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外,已基本无土地可供工业发展。经村民大会决定,全村将分批把全村农民集中安置到一个高层农民公寓居住。村党支部书记李茂云说,随着村民陆续住上高楼和拆除旧宅,可新腾出几千亩地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之用。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珠三角农民滥建农宅严重浪费了土地,也导致村民居住环境恶劣,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怪现象,农村城市化进程反常性滞后。东莞市2004年起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城市化水平一直停留在26%左右的水平,甚至比广东全省31.5%的平均水平还要低。

  据记者调查,在拆建整治旧村基础上进行的“农宅公寓化”改造,至少可以使每个拆建村新腾出40%的宅基地来发展经济,这是珠三角当前重新盘活和节约土地的一条捷径。此外,“农宅公寓化”还将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扩大农村内需、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加速农村纳入“城乡一盘棋”的城市化轨道等“多赢效应”。

  也要防止盲目“刮风”

  尽管“农宅公寓化”能给珠三角农民带来很多好处,但据记者调查,实际操作当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珠三角各地在建造农民公寓、推动村民搬住新楼时,虽然都与村民签有同步拆除旧宅的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难度。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前不久一份报告指出,这个市大朗镇有11个村在建农民公寓,目前仅有3个因整体拆迁而把原宅基地交回当地政府,其他8个村原制定的改造计划均没有落实具体实施时间表,有的因为拆迁成本过高而推进缓慢。

  陈学江说,推进“农宅公寓化”的根本出发点是节约和盘活建房用地,终结农民延续数千年、毫无规则的人居现状;但如果建造农民公寓却又不能拆掉原有的旧宅,只不过是给农民增加了一套住房而已,会造成新的土地浪费。他说:“这与农民公寓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也与国家规定的一户一处宅基地的政策相违背。”

  建设规划部门的专家指出,现行农民公寓的建设受各村行政界线的限制,各自为政,独立建设,致使农民公寓分布分散,不利于城镇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他们认为,对于零星的、未能成片的农民公寓,或选址不在镇中心区和城镇近期开发建设重点区域的农民公寓,均不宜批建。

  从目前进展看,农民公寓应集中在二三产业发达的农村推行,不适宜从事传统种养的地区。陈学江说,东莞市某镇最近兴建一条高等级公路时要整体拆迁一个村,有关部门提议要让农民住公寓,却遭到农民拒绝。因为村民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如果住进公寓,鸡、鸭、农具等无法妥善安置,同时农民干完农活后一身泥巴入楼也不方便。

  南海区桂城办事处夏西村村民苏根等与记者座谈时坦言,虽然大部分人支持“拆旧宅、住高楼”的建设,但并不是每个人思想都通,尤其一些老人喜欢单家独院,几千年来他们的建房思想一直是“上要有天、下要有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农民旧房拆掉后失去租房收入来源。他所在的村民小组600栋民房出租了200栋,一栋两层楼的水泥房一月可收租金800元至1000元。

  东莞市劳动局就业服务咨询科科长杨笑冬说,东莞市在劳动力年龄内而未就业的户籍劳动力有17.7万人,其中只有7.7万人表示有就业愿望。东莞本地户籍人口才160多万,但吸引的外地农民工达800多万,从东莞市的用工情况看,解决本地农民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杨笑冬认为,因为有村集体经济或房屋出租收入的分红,部分农民还没有因未就业而导致生活之忧,因而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到工厂里去工作。

  广东省社科院学者丁力说,珠三角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识消极,仅仅依靠出租房屋和集体分红维持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还不如过去做农民的时候。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其消极影响甚至会波及这些人的后代子孙,也势必会拖累“农宅公寓化”的进度和效果。

  专家呼吁:地方政府和乡村干部推进“农宅公寓化”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要搞硬指标,也不应强迫列出时间表,更不能搞行政命令、一刀切。(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