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领导谈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2:57 人民网-华南新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区(县)一级的党委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早作好谋划,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能够落到实处。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集体经济较发达的村居,其村容村貌的建设就较好,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较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下功夫抓好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有内在动力,才能得到扎实有序的推进。

  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的链条向深度延伸。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加速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同时,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重点是扶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帮助他们建立新产品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大力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把加工企业的建设与生产基地的建设加以通盘考虑和同步推进,把生产基地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大力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政策指导,确保农业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要从现有资源和产品入手,从多种经营起步,逐步扩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和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推动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此外,还要指导农民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对那些眼下虽未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也要进行重点培育。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划地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外的许多先进国家都保持有传统的小农场和小村庄,但这些小农场和小村庄除了空气好,基础设施与城市之间并不存在多少根本差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比城市差,因而甚至出现了很多城里人向农村回流的趋向。我们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也就是要努力促使我们的农村从根本上克服脏乱差状况,使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形成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的新面貌。

  在研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要从与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按照政府引导、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推进全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同时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村居建设规划,使之与整个城市建设的规划相衔接,力争较为彻底地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同时,将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也列入村居建设规划来考虑。纯农的村居最少要建成1个体育活动场所、1个文化室、1个广场或公园。在卫生管理方面,则经过努力争取村居能够达到省卫生村的标准。目标是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从而展露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

  人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是精心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通过设立在乡镇的科技站、文化站等培训基地,对新一代的农民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和产业技能及非农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以发展现代农业、精细农业、旅游农业、特色农业为主题。经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之后,新一代的农民在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方面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发挥更大的骨干作用。

  二是大力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实现农民对村务的民主管理。要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财产不可分割的前提下,按照合作的原则和借鉴股份制的形式,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及早对村居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使每个村民都实现“人人有其股”。在此基础上,再将原来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经济联社,达到重新确定和实现农民对集体财产的个人占有权、利益分配权、民主决策权和民主管理权。

  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农村保障体系,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靠。要进一步扩大低保的覆盖面,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及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生活的农村家庭给予救助,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争取到2010年实现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的总体目标。要在农村逐步推行养老保障制度和优抚安置制度,让失地的农民能够实现老有所养,也让农村义务兵的家属和优抚对象得到优待、抚恤和补助,复退军人得到妥善的安置和使用。

  四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群众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要坚持村委会成员依法选举产生的制度,以及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的制度。同时,在村的党组织和村委会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规范,更好地落实农民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监督权以至决策权。

  (作者系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委副书记)

  《华南新闻》(2006年01月13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