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风喧嚣冷眼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4:1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从韩剧的热播到韩语小说的流行,从“神六”升天到科普读物的升温,从巴金老人的离世到《随想录》、《家》等作品的热销……文化事件与书界风潮如影随形,正渐成为当前公众阅读、文化出版方面的一大特色。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深有感触。身处经济挂帅的现时社会,图书文化的园地里依然春风阵阵、绿意盈盈,而未沦为死寂沉沉、黄沙漫漫,

无论如何,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前些时日,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国民的阅读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又有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新闻纸消费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等等。或许,这些皆为事实。但纵观书界“一波未平一波起”现状,至少对我们悲观情绪打了一剂强心针。就像某人患疾,虽可庆幸无碍性命,然终须查找病因,对症诊治一样,对于书界风潮的喧嚣,也当持一分为二观点,清醒认知。依笔者之见,当此之时,大众阅读与文化出版正日见其牢地被市场、时尚诸元素所俘获,从而陷于缺乏个性、失却深刻的窠臼。

  如果说,以前文化出版与大众阅读的关系,是源与流、本与末,即文化出版的方向决定大众阅读的走向,那么,而今,这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单向度关系已有很大嬗变。如今的文化出版与大众阅读,由于愈益掺杂进市场的和时尚的因素,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日益进入三角形、相互式状态。一方面,文化出版部门既要考虑大众的阅读取向,同时更须关注市场效益,关注时尚文化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不再是文化出版部门唱主角,百姓别无选择地当配角,文化出版部门不得不努力学着借助一切可资借助的便利条件(包括市场的、时尚的条件),迎合百姓的阅读口味。由此,固然于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文化出版部门曾长期存在的垄断心理,促其增强危机意识,多出精品,可随之而来的消极的一面亦不容忽视。此即文化出版部门文化导引作用的消解,继之而生的媚俗、媚时倾向。部分曾经脍炙人口、文化价值含量厚重的作品,由于时代的隔绝而渐入冷宫,非经时尚型文化事件的介入难有出头之机,与此同时,一些浅薄之作却可借炒作大行其道。文化泡沫,就这样在文化出版部门、市场与时尚、广大受众的相互作用、相互缠夹之中不断派生,也从而使得社会阅读之风趋于不知所向、不知所云的误区。

  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比照时下阅读之跟风、盲从,很似一个人懵懵懂懂地跟在旁人身后上上下下、进进出出、转转停停,如此,跟也把人跟累了,转也将人转晕了,谈何“使瞌睡者醒来”、“避免误入歧途”?难怪,某知名作家曾不无感慨,“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他认为,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若论,当前书风之喧嚣固不可怕,怕的是相关各方“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