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是真正的王者?(双雄会之财富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4:17 人民网-江南时报

  苏宁跟国美被公认为中国家电连锁的两大巨头,在全国范围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龙虎斗。但是黄光裕和张近东两位掌门人的身家却相去甚远,黄光裕连续两年蝉联胡润富豪榜首富,身家超百亿,而张近东2005年才得以跻身百富行列,身家仅数十亿。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其当家人的身家缘何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这就要从两人对企业管理模式和对财富的认识上去发掘答案。

  国美——

  黄光裕一个人的帝国

  现在,用黄光裕自己的话说,“具体的钱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不再是我工作的目的。”但是,将利益紧紧控制在自己及家人手里,却是他的行事风格。到现在为止,国美走上了香港资本市场,但除黄光裕及家人外,外姓管理层还不曾分得一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家电零售业老二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则建立了高层持股方案,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后,“苏宁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一位业内人士说。

  对此,黄光裕强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建基础和管理模式,并不是说高层持股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据内部人士透露,现在除黄光裕拥有绝对控股地位外,其妻杜鹃也持有少量股份。

  黄光裕的家属们也多在公司担任管理工作。除黄光裕是整个集团的绝对权威外,他手下的二号人物张志铭———早年是黄的司机,后来娶了黄光裕的妹妹黄燕虹———则先后成为国美、鹏泰投资、鹏润房地产的负责人。黄秀虹现在是国美采销中心副总监。黄燕虹则去了加拿大留学。

  黄光裕的母亲也在管理着鹏润底下一个名为国美投资的公司,负责鹏润集团办公物资的采购。黄光裕的父亲有时在鹏润做些事情,有时又在黄俊钦的新恒基公司做事。

  黄俊钦所在的新恒基大厦紧邻鹏润大厦。但兄弟俩关系较淡,平时绝少来往。“只有在事涉利益的时候,双方才会坐到一起谈谈。”鹏润内部人士讲。

  黄光裕与一位名叫杜鹃的前银行职员结了婚。他们有两个女儿。现在杜鹃常住香港,在上市公司“国美电器”任董事。“杜鹃人很机灵。”一位内部人士说。

  但是黄光裕拒绝承认鹏润是他的家族企业。“家族企业里,家里人都是皇亲国戚,高高在上,谁都不能管,我的企业不存在这个问题,我的家人既有管人的也有被别人管的。我的原则是有能力的人来管理。”

  国美电器2003年初进行了一次大改组,黄光裕走出幕后重新担任国美电器总经理,将国美全国销售区域分为南北两区。何炬等一批总部干将被分别派往两个区。这次国美改组激起一片争议之声。大半年以后,黄光裕又取消分区,重新合而为一。最近,黄再次调整国美高层,进行高层换血。

  面对这种反复调整,黄光裕坦然应对,“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案。只要有调整的必要了,就会马上调整,找出最佳方案。以后如果需要,我还会继续调整。”

  在这种频繁的调整中,出现了员工离职的高潮。“自2003年改组开始,到后来香港上市的路演期间,共有大约100多名中高层管理者离开了国美。”一位业内人士称。

  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7月份,国美的创业元老、担任过国美常务副总经理和国美总经理的何炬从国美离开。一位鹏润内部人士透露,何炬在离职的半年前,黄光裕就将他由国美调往房地产部门。“一方面是何炬一直做的是电器零售,对房地产业务感到生疏,另一方面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权力遭到了削减。”从他的调令一下发,何炬就递交了辞职信。但未得黄的批准。何炬自此便不来鹏润上班。他在家赋闲了几个月后,到深圳一家企业负责建立家电流通部门。

  调整力度太大、变动得太频繁是一些人离开的原因。一位内部人士称,“这种调动经常是非常随便的。作为员工,你会觉得自己的价值遭到了践踏。”

  很多管理者是在调整中遭到逼退,比如就在今年,国美的总务部门几乎所有的人员全都被换。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整个管理层被撤换的事情。

  在国美,不光二级公司,各三级公司的总经理,也均由黄光裕亲自任免。“他对管理人表现得不信任,不愿意将权力下放。”一位内部人士说。

  苏宁——

  “批发”千万富豪

  与国美掌门人黄光裕个人掌控约97.2%股份,至今未对外透露国美高管持股比例不同的是,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此次则借上市之机对老部下慷慨解囊,一批“苏宁系”千万富翁浮出水面。

  据了解,苏宁电器第一大股东为张近东,持有公司48%股权,第二大股东为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股权。由于张近东持有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28%股权,是该公司第二大股东。由此,张近东直接、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达55%。苏宁每股发行价格为16.33元,其定价当在20元左右。按此计算,仅苏宁上市张近东身价就将超过7亿元。

  与此同时,张近东又慷慨将不少股权赠与苏宁高管。在苏宁电器发起人持股比例上记者发现,苏宁电器西南大区总监陈金凤持有公司817.92万股,随着股票发行上市,其市值约在1.3亿元左右,苏宁售后服务管理、物流两大中心总监赵蓓持有477.12万股,市值7800万元,苏宁电器连锁副总裁金明持有204.48万股,身价约3300余万元,苏宁连锁发展中心总监丁遥也持有68.16万股,身价约1100万元。

  在媒体上抛头露面较多的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虽未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但

  由于其掌控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18%的股权,因此间接获得的身价也在5000万元以上。

  此外,张近东还承诺,如果公司此次发行在2004年完成,则截至本次发行前所形成的滚存利润由发行后的新老股东一起分享。而记者发现,该公司2001年到2003年已连续三年未分配股利,总额达到1.4396亿元。

  另外,苏宁派驻各地分公司的老总实际都拥有该分公司的股份。在北京苏宁、浙江苏宁、广东苏宁、上海苏宁等16家控股子公司中,张近东也均慷慨分出10%至25%不等的股权给子公司总经理。

  以北京苏宁为例,苏宁电器持股60%,而北京苏宁总经理范志军个人持股25%。北京苏宁2003年实现利润1230万元,净利润774万元。此外,范志军同时还持有北京苏宁空调设备安装有限公司20%股权,该公司2003年净利润也近77万元。两家公司2003年总净利润约850余万元,如果北京苏宁不需将赢利再投资的话,范志军2003年收入将超过200万元。

  孙为民此前曾透露,由于人才在连锁企业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在苏宁进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用股权奖励稳定了公司管理团队。孙为民表示,原来家电业盛行“职业经理人”概念,但苏宁把“职业经理人”转变成“事业经理人”,通过股权奖励激发高管的积极性。

  张近东一直认为投资者认可比个人财富更重要,“平心而论,苏宁上市并非为了个人财富的膨胀。如果是为了个人的财富,我们没有必要把一个公司变成公众的公司,我也没有必要把股份交给我旗下的高管持有。不错,在原始积累中,利润是最重要的,但在苏宁长远发展的战略确定后,就不是为个人财富那么简单了。我不希望我的理想变得很俗气,也不想上市带来个人财富的膨胀这种说法误导社会。”

  经济专家认为,从张近东和黄光裕两人的管理方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苏宁更具成长性。一个市场高度竞争的行业,一个要走向国际化的企业,要打造国际化品牌,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家族式的管理在资本原始积累期间可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但像苏宁、国美这样已经成为公众性的大企业之后,管理就必须要跟市场接轨,跟国际接轨。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13日第二十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