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演习“仿真” 救灾“有谱”(关注应急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5: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李刚

  1月6日上午11时45分,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一辆槽罐车忽然失去控制,一头栽进路边水渠,11吨二甲苯顺着倾斜的车顶通气阀缓缓流入水渠,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情况万分危急。

  接到警报后,广州市立即启动危险品抢险预案,各职能部门迅速到位,各司其职:公安干警到位警戒;交通部门控制现场交通;花都区政府紧急疏散周边数千民众,紧急通知沿途村镇、工厂暂停取水用水;消防部队和特警官兵将槽罐车吊离水渠;水利部门在水渠和沿途近距离内多处分层拦截和清除;环保部门布点加密监测水体污染,调派专业队伍沿途彻底清除残留的二甲苯……

  3个多小时后,指挥部宣布解除警戒。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一次突如其来的重大危险品泄漏事故,在各方有条不紊的协同作战中迅速解除,人们长舒了一口气。

  “幸亏上个月广州举行了一次仿真‘氯气泄漏’的危险品泄漏事故演习。多一些演练,真正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才可能少付代价。”参与抢险的广州市安监部门官员说。

  近期来,广州陆续进行了一系列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大型仿真演习。除了“20吨液氯大贮槽大量泄漏”的危险品应急救援演习外,还进行了大规模“大停电演习”、“消防演习”、“防空试鸣市民疏散演习”和“反恐演习”。每次演习都尽量贴近实战,达到“仿真”。

  高密度的演习,是要解决一个问题: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并启动有关预案后,各单位、各部门以及每个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指挥、分工、联络、信息汇总……仿真演习让应对突发事件有了“谱”。演习的成果直接体现在这次“苯泄漏”事件上:一些单位反映,实战中的很多场景都曾在“氯泄漏”演习中预演过,他们“心中有数”。

  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差距,也是演习的目的之一。

  地铁疏散乘客方式单一、红绿灯失灵时交通秩序混乱、公共场所备用电源持久力不足……去年10月,“广州大面积停电事故联合演习”暴露了一系列问题,这也将是广州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是演习,这些问题可能只是一笔带过了。

  演习也导致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几个月前的仿真消防演习中,为了尽量贴近实战,没有通知交管等相关部门配合,导致新都会区天河北路交通瘫痪。对此,有关人士说,尽管有一些消极影响,但演习检验了广州的交通状况和传统的火灾预案,暴露了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利大于弊。

  “通过短信向公众发布紧急通告”的模拟内容,在多次演习中都得到了重视。相关人员表示,在紧要关头准确传达信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助于市民作出判断。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这一新的信息载体,将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提供新的手段。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3日第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